百词典

《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

时间: 2025-04-22 11:00:52

诗句

梦寐家园百里间,秋来青蕊想班班。

但得诸公为临赏,也如老子对南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00:52

原文展示:

梦寐家园百里间,秋来青蕊想班班。
但得诸公为临赏,也如老子对南山。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的家园虽在百里之外,秋天来临,心中却对那青色的菊花念念不忘。只要各位朋友能够前来赏花,那么我就如同老子面对南山一样,心中安慰而自得。

注释:

  • 梦寐:梦中,做梦时。
  • 百里间:一百里距离,这里指远离的家乡。
  • 青蕊:指青色的花蕊,这里特指菊花的花蕊。
  • 班班:形容花朵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 临赏:前来欣赏。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 南山:老子所居住的地方,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典故解析: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影响深远。诗中提及老子与南山,象征着诗人希望在朋友的陪伴下,体会到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哲理。南山在诗中也可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表示一种超脱与安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活在文化繁盛的时期,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中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作品流传较广。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期待,反映了他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期待。开篇以“梦寐家园百里间”引入,传达出一种思乡之情,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对家园的记挂始终未曾消失。接着提到“秋来青蕊想班班”,菊花作为秋天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美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认为只要有朋友来赏菊,便能使自己如同老子面对南山般,心中充满了安慰与满足。此处“南山”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厚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寐家园百里间”:诗人虽身处异地,但心中对家园的思念如梦似幻,距离虽远,情感却近。
  2. “秋来青蕊想班班”:秋天来临,青色的菊花令人心生向往,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生命的坚韧。
  3. “但得诸公为临赏”:朋友们的到来是最重要的,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4. “也如老子对南山”:朋友的陪伴让诗人感到心安,类比老子面对南山的从容与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的陪伴比作老子对南山的心态,暗含哲理。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菊与友人的关系,传达了思乡、友谊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人际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秋天的代表,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南山:象征宁静与安详,代表了诗人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写这首诗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家乡的怀念
    D. 对人生的感悟

  2. “梦寐家园百里间”中的“梦寐”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梦中状态
    C. 理想境界
    D. 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菊花》(李清照)

诗词对比:

杜甫的《秋夕》与姜特立的《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但杜甫更多的是对时局的忧虑,而姜特立则侧重于友谊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上有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宋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 夜雨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六 岁暮 晨入省中偶书 五鼓自簇桥入府 村居 醉中作 冬日斋中即事 对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意兴隆 粉妆玉砌 奢豪 走之旁的字 包含畹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你言我语 屮字旁的字 一壶中流 见始知终 北芒垒垒 言音 前旒 方字旁的字 狼号鬼叫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