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00:32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作者:李白
三门横峻滩,
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
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
使我欲垂竿。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下陵阳沿高溪的险峻水滩,三门滩横亘而立,六剌滩的波澜汹涌。巨石让伏在水中的老虎惊起,水流像盘旋的龙。面对七里长的急流,我感到惭愧,恨不得将钓竿垂下去,静静垂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李白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水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惆怅。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以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而闻名。在他的诗歌中,自然景观常常与个人情感交融,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游历之时,可能是在他游览高溪、三门、六剌滩时,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自我情感的碰撞,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险峻的水滩前感到的渺小和无奈。开头两句以“横峻滩”和“走波澜”勾勒出三门滩和六剌滩的壮阔景象,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通过“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的描绘,诗人将静态的石头与动态的水流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在运动中展现出生命的气息。最后两句“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和力量时的渺小与羞愧,渴望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寻求宁静与安逸。这种复杂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示了李白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向往,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身渺小的自省,反映了李白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的作者是?
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主要是?
“何惭七里濑”中的“惭”字可以理解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