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0:32
疏影 春人{臨/手}镜图
圆冰化月。问是它是我,心事怎说。莫道无双,香玉分明,呼将妙子如活。新妆作意窥侬样,向鬓角秋波斜瞥。笑夜来百种春情,都怕与卿相涉。明是空花一片,画中画不到,如此清绝。错认郎心,触了江头,两两桃根桃叶。梨花湿透真真影,想浴后微遮裙褶。漫等它夜月魂归,放出寸光全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镜中看自己,思念心上人的情感。她问自己:这镜子中的影像是否就是我?心中的秘密该如何倾诉呢?不要说世上无双,香玉的姿态分外清晰,仿佛活了过来。她在新妆的过程中,故意向镜子里窥视自己的模样,微微向鬓角的秋波斜瞥。昨夜的春情如百花齐放,却都害怕与他相涉。明明是虚无缥缈的花影,画中画却无法传达,这样的清绝让人心痛。误以为是郎心,触碰了江边的桃根和桃叶。梨花的影子湿透了,仿佛想要浴后微微遮掩裙褶。她漫长地等待夜月的归来,放出一丝光芒,尽数收摄。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观察,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期。诗人通过女性的内心独白,反映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惆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在镜子前的独白,充满了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圆冰化月”,不仅营造了一个优雅的视觉效果,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她在镜中窥视自己的样子,既是对自身美丽的欣赏,也是对心中情感的探寻。
在“新妆作意窥侬样”中,女子对新妆的期待与对爱的渴望交织,增强了情感的复杂性。接下来的“笑夜来百种春情,都怕与卿相涉”,则揭示了她对爱情的期待与恐惧,反映了她对情感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梨花湿透真真影”便生动地描绘了思念的情感,而“漫等它夜月魂归”则表达了她对未来与希望的渴求。整首诗在优雅的字句中隐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女子的视角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感情波动,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自身美丽的自省,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里的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圆冰化月”比喻了什么?
A. 心情的复杂
B. 月亮的美丽
C. 自我的反思
D. 情感的孤独
“新妆作意窥侬样”中的“侬”指的是谁?
A. 她自己
B. 心上人
C. 朋友
D. 母亲
诗中提到的“梨花湿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忧伤
D. 无奈
答案:1. C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赵熙的作品更注重自我意识的探寻,而李清照则更直接地表达对失去爱情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