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2:55
帘卷高楼曲未终。秋街露冷月如弓。却怜桥下无情水,犹得依稀照玉容。归路远,起秋风。衣声屐响有无中。夜来孤馆魂空断,别梦何曾到绣栊。
帘子卷起高楼的曲调还未结束,秋天的街道露水寒冷,月亮像弓一样悬挂在空中。可怜桥下那无情的流水,仍然能依稀照映出你的美丽容颜。回家的路途遥远,秋风渐起,衣衫的声音和木屐的响声在无声中隐隐传来。昨夜在孤馆里,灵魂似乎空空如也,别离的梦又何曾来到那绣花的窗棂?
黄侃(1862-1935),字仲明,号冯山,近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是清末民初的文化名人,深受后人尊敬。黄侃的诗歌创作多受古人影响,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色,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感悟。
《鹧鸪天》创作于黄侃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及个人经历的沉重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离别孤独的感伤。其时,黄侃身处动荡的社会,个人生活也充满波折,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帘卷高楼曲未终,秋街露冷月如弓”便设定了一个清冷的秋夜场景,帘卷起的高楼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未了的曲调,给人一种悠远而凄凉的感觉。接着,“却怜桥下无情水,犹得依稀照玉容”,诗人对桥下流水的怜悯,映衬出心中对美好容颜的怀念,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情。
“归路远,起秋风”一句,进一步增强了思乡情绪,归途遥远与秋风的呼啸,仿佛在诉说着行人的孤寂与无奈。而“衣声屐响有无中”则通过细腻的声音描绘,传达了孤独感和对往昔的回忆。最后两句“夜来孤馆魂空断,别梦何曾到绣栊”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孤馆中的灵魂仿佛被现实撕扯,无法与梦中的美好相见,增强了整首词的悲凉气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黄侃对人生无常与离别孤独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孤独、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生气
“月如弓”中的“弓”指的是什么?
A. 武器
B. 月亮的形状
C. 诗人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无情水”代表什么?
A. 河流
B. 冷漠的情感
C. 美丽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