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47
《鹧鸪天》
作者:汪东 〔清代〕
岁月从渠去不还。
老夫常作少年观。
莫愁筋力慵登涉,
譬似婴儿学步难。
求大药,驻衰颜。
痴人说梦意全删。
北邙山下累累冢,
笑问彭殇若是班。
岁月如流水一般再也无法回头。
我这老头子常常以少年人的眼光看待事物。
不要忧愁筋骨无力难以攀登,
就像婴儿学步一样困难。
我想要寻找能延缓衰老的灵药,
却发现痴人说梦,根本无从实现。
在北邙山下,成堆的坟墓,
我不禁笑问,彭殇(即彭祖)难道真是如此的可怜吗?
汪东(生卒年不详),字慕秋,号秋水,清代诗人,早期生活在江南地区,后移居北京。汪东的诗风清新雅致,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人生感慨,其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鹧鸪天》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期,诗人通过对岁月、衰老和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长生的渴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鹧鸪天》充满了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深刻感悟。诗人以“岁月从渠去不还”开篇,点明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接着,他以“老夫常作少年观”自嘲,表明尽管年纪已大,心中仍怀有少年时的理想与热情。这种冲突引发的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
“莫愁筋力慵登涉,譬似婴儿学步难。”这两句以婴儿学步的艰难比喻老年人行走的困难,形象生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衰老带来的身体困境,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力的渴望与失落。
在“求大药,驻衰颜”中,诗人对长生的渴望表现得尤为明显。但随之而来的“痴人说梦意全删”则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似乎在说即使有再多的幻想,也无法改变衰老的现实。
最后两句“北邙山下累累冢,笑问彭殇若是班。”通过北邙山的坟墓,诗人将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抒发了对长寿的思考与对彭祖的调侃,似乎在告诉读者,无论如何,生命总是短暂而脆弱的。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无奈感慨。诗人在感叹时间无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长生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中提到的“北邙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死亡
C. 幸福
D. 爱情
诗人用哪个比喻来表达老年生活的艰难?
A. 龟兔赛跑
B. 婴儿学步
C. 鹤立鸡群
D. 画蛇添足
诗中提到的“求大药”指的是什么?
A. 增强体力的药物
B. 延缓衰老的药物
C. 治愈疾病的药物
D. 促进智慧的药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