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20
荆江春梦断,虞殡夜魂孤。
未及陪宗室,应难袝舅姑。
一时母从子,百岁妇随夫。
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
荆江的春梦已经破碎,虞氏的殡葬夜里孤魂无依。
未能陪伴宗族的亲人,想必难以安慰舅舅和姑姑。
在这个时候,母亲跟随儿子,百年间妻子随夫而去。
遵循礼法与情感的规范,临风之下泪水已然枯竭。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云,号天泉,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细腻,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魏了翁面临亲友离去时的感慨,表现了对逝去者的哀悼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仲女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怀念与哀痛。首句“荆江春梦断”立即营造出一幅凄凉的画面,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显得格外冷清。接下来的“虞殡夜魂孤”,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与无助的感觉,突显出丧失亲人的痛苦。
全诗以母子、夫妻关系为主线,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女性角色的依附性和牺牲。最后两句“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则是对礼法与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在外部环境和内心情感的双重压迫下,泪水已然枯竭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逝去的哀悼,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认知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江”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生命的流逝
C. 孤独与无助
D. 亲情的温暖
诗中“母从子”体现了哪种传统观念?
A. 家庭和谐
B. 男尊女卑
C. 亲情至上
D. 自我独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