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仲女挽诗》

时间: 2025-05-04 03:23:20

诗句

荆江春梦断,虞殡夜魂孤。

未及陪宗室,应难袝舅姑。

一时母从子,百岁妇随夫。

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20

原文展示:

荆江春梦断,虞殡夜魂孤。
未及陪宗室,应难袝舅姑。
一时母从子,百岁妇随夫。
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

白话文翻译:

荆江的春梦已经破碎,虞氏的殡葬夜里孤魂无依。
未能陪伴宗族的亲人,想必难以安慰舅舅和姑姑。
在这个时候,母亲跟随儿子,百年间妻子随夫而去。
遵循礼法与情感的规范,临风之下泪水已然枯竭。

注释:

  • 荆江:指荆江河,地处今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带,春天的梦境已经破灭。
  • 虞殡:虞是古代的一个国家,殡指的是殡葬,和孤魂相关。
  • 宗室:指的是家族中的长辈或亲属。
  • 舅姑:舅舅和姑姑,父母的兄弟姐妹。
  • 经礼:指的是遵循礼仪和法规。
  • 临风:在风中,形容环境的悲凉。

典故解析:

  • 春梦:春天的梦境常代表美好的愿望与希望,但这里却暗示了失望和破灭。
  • 虞氏:提及虞国,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些典故有关,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追忆。
  • 随夫随子: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强调了女性的依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云,号天泉,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细腻,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魏了翁面临亲友离去时的感慨,表现了对逝去者的哀悼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仲女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怀念与哀痛。首句“荆江春梦断”立即营造出一幅凄凉的画面,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显得格外冷清。接下来的“虞殡夜魂孤”,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与无助的感觉,突显出丧失亲人的痛苦。

全诗以母子、夫妻关系为主线,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女性角色的依附性和牺牲。最后两句“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则是对礼法与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在外部环境和内心情感的双重压迫下,泪水已然枯竭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荆江春梦断”——梦的破灭象征着希望的消失。
    2. “虞殡夜魂孤”——孤独的灵魂在夜里徘徊,暗示了对逝者的哀悼。
    3. “未及陪宗室,应难袝舅姑”——未能陪伴亲属,感到内心的惋惜。
    4. “一时母从子,百岁妇随夫”——强调了母子和夫妻关系的深厚与依附。
    5. “经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在礼法与情感的束缚下,感慨人生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母从子”和“妇随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老泪”拟人化,赋予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逝去的哀悼,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认知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荆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梦的破灭。
  • 孤魂:代表失去亲人后的孤独感。
  • 母子、夫妻:体现了家庭关系的深厚与女性的依附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荆江”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生命的流逝
    C. 孤独与无助
    D. 亲情的温暖

  2. 诗中“母从子”体现了哪种传统观念? A. 家庭和谐
    B. 男尊女卑
    C. 亲情至上
    D. 自我独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无题》李商隐:在哀愁中反映对爱情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仲女挽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哀悼,但魏了翁更强调社会传统的束缚,而杜甫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丁酉秋归自括苍道经武林遂游西湖 吉芝楼杏花盛放 夜过南渡桥 桃花岭投旅店 自金华登陆过桃花岭 秋兴二首 其一 城西刘王故苑 莲峰卿云次郑同舍贤韵 海珠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川的词语有哪些 念一 不开头的成语 指鸡骂狗 形劫势禁 嘉言善行 匠氏 示字旁的字 友风子雨 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藏头露尾 氏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包含赖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糹字旁的字 科名草 缘生 顶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