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极父挽诗》

时间: 2025-05-07 06:11:52

诗句

高堂元佑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52

原文展示:

高堂元佑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白话文翻译:

在高堂之下,元佑年纪尚轻,身处于下泽的少游乡。
他自得其乐于山林泉水之间,不愿参与声名与利益的争夺。
如今正值四十岁正荣华之年,时光却已渐渐向下走去。
有了儿子,老翁无忧无虑,心中存有的味道更加醇厚悠长。

注释:

  • 元佑:指的是宋理宗的年号,代指年轻。
  • 少游乡:意指年轻人的聚集地。
  • 声利场:形容名声与利益竞争的场所。
  • 四豆:古代男子四十岁时的称呼,豆是用来计算年龄的。
  • 三商:古代对时间的划分,指的是日落时分。
  • 翁无咎:指年长者,生活平安无忧。
  • 存心味:意指内心的品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景仁,号半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人文关怀和自然哲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挽诗是为杨极父所作,表达对其生活态度的赞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感慨。

诗歌鉴赏:

《杨极父挽诗》以清新雅致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高堂元佑脚”引入,浓缩了作者对年轻人生活状态的思考。第二句提到“自得林泉趣”,这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场的拒绝,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提到“年方荣四豆”,体现出对人生历程的反思,四十岁本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日已下三商”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无情。最后一句“有子翁无咎”,表达了对家庭的珍视与安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展示了魏了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堂元佑脚: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高堂下的形象,既有身世的背景,也暗示其年轻的活力。
  2. 下泽少游乡:说明他身处的环境,少游乡的意象带有一种轻松和快乐的生活氛围。
  3. 自得林泉趣:强调他在自然中找到乐趣,表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4. 不登声利场:直接表明他不愿参与名利的竞争,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
  5. 年方荣四豆:表明他正值壮年,处于人生的巅峰期。
  6. 日已下三商: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带有一种感伤的情绪。
  7. 有子翁无咎:传达出家庭的温暖和对未来的乐观,表达了老翁的安宁与无恙。
  8. 存心味更长:在心境上升华,强调内心的追求和生活的真谛。

修辞手法: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采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简单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淡,以及对家族和内心宁静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高堂:象征着家庭的稳定和传统。
  • 林泉:代表自然美和人心的宁静。
  • 声利场:象征着世俗名利的纷争与喧嚣。
  • 四豆、三商:体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声利场”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名声与利益的竞争
    C. 家庭生活
    D. 个人修养

  2. “年方荣四豆”的意思是: A. 年龄已经很大
    B. 正值四十岁
    C. 年轻时光
    D. 生活无忧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淡泊与王维的山水田园情怀形成对比,王维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的哲思,而魏了翁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真实。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魏了翁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沈凡民兰亭卷子 其一 春柳 泊舟平望偕齐次风宗伯周兰坡学士访玉川居士 谒史文靖公墓 哭襄勤伯鄂公 杜牧墓 过邺下吊高神武 赴官秦中 岘山 出山词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弦之佩 郁郁苍苍 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附爱 安于盘石 行字旁的字 用行舍藏 香火姊妹 参悟 包含胞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强兵富国 同字框的字 攴字旁的字 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龆发 包含滑的词语有哪些 云迷雾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