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7:09
原文展示
白雨映青松,萧飒洒朱阁。稍觉暑气销,微凉度疏箔。客居秋寺古,心迹俱寂寞。夕虫鸣阶砌,孤萤炯丛薄。展转怀故乡,时闻风鸣铎。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雨点映衬着青松,萧瑟的风声洒落在朱红色的阁楼上。渐渐感觉到暑气消散,微凉透过稀疏的帘幕。作为客人居住在这古老的秋日寺庙中,心情和行迹都显得寂寞。傍晚的虫鸣在台阶上响起,孤独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烁。辗转反侧,怀念故乡,不时听到风中铃铎的响声。
注释
- 白雨:指白色的雨点。
- 青松:常绿树木,象征坚韧和长寿。
- 萧飒:形容风声。
- 朱阁:红色的楼阁。
- 疏箔:稀疏的帘幕。
- 心迹:心情和行迹。
- 夕虫:傍晚的虫子。
- 炯:明亮的样子。
- 丛薄:草丛。
- 铎:古代的一种铃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僧舍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僧舍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深切的寂寞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中“白雨映青松”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萧飒洒朱阁”则进一步通过声音和色彩的结合,增强了这种氛围。后文通过对“夕虫”和“孤萤”的描绘,加深了寂寞和孤独的情感。最后,“展转怀故乡,时闻风鸣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雨映青松:白色的雨点与青松相映,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 萧飒洒朱阁:萧瑟的风声洒落在朱红色的阁楼上,增强了氛围。
- 稍觉暑气销:渐渐感觉到暑气消散,带来一丝凉意。
- 微凉度疏箔:微凉透过稀疏的帘幕,增添了一丝幽静。
- 客居秋寺古:作为客人居住在这古老的秋日寺庙中,显得格外寂寞。
- 心迹俱寂寞:心情和行迹都显得寂寞,表达了深切的孤独感。
- 夕虫鸣阶砌:傍晚的虫鸣在台阶上响起,增添了寂静的氛围。
- 孤萤炯丛薄:孤独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烁,加深了孤独感。
- 展转怀故乡:辗转反侧,怀念故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 时闻风鸣铎:不时听到风中铃铎的响声,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雨映青松”中的“映”字,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比喻。
- 拟人:如“萧飒洒朱阁”中的“洒”字,赋予了风声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白雨映青松,萧飒洒朱阁”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雨:象征清新和纯洁。
- 青松:象征坚韧和长寿。
- 萧飒:象征风声和寂静。
- 朱阁:象征高贵和孤独。
- 夕虫:象征傍晚和寂寞。
- 孤萤:象征孤独和希望。
- 铎:象征思念和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雨映青松”中的“映”字是什么意思?
A. 反射 B. 映衬 C. 映照
- 诗中“萧飒洒朱阁”中的“洒”字是什么意思?
A. 洒落 B. 洒水 C. 洒脱
- 诗中“展转怀故乡”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寂寞 C. 思念
答案:
-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赵孟頫《庆寿僧舍即事》: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赵孟頫的诗则更加清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孟頫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