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4:29
绮罗香 春日咏兰
作者:陈维崧 〔清代〕
离墨山前,善权洞口,一径红兰堪藉。
露眼如啼,掩冉溪庄水榭。
趁雨摘螺黛青分,带烟采蝶裙碧化。
妒归樵满担清芬,日斜纤手刚盈把。
紫茎暗数漫剪,还取春泥垒,粉红墙罅。
午困妆馀,惯是向人沾惹。
被玉轸弹上银蝉,向犀奁和些冰麝。
待闲里焙入龙团,小窗供夜话。
在离墨山前、善权洞口,有一条小路,红兰花盛开,满目堪惜。
露水滴落如泪,掩映着溪边的水榭。
趁着雨,我摘下青色的螺黛,带着烟雾,采集如裙子的碧绿。
妒忌归来的樵夫,满载着清香,微斜的阳光下,纤细的手刚好可以捧起。
紫色的茎暗自数着,随意剪下,仍然需要用春泥来堆砌,填补粉红墙缝。
午后的困倦妆余,习惯了向人抚弄。
被玉轸轻轻弹起的银色蝉鸣,向犀奁传递着些许冰凉的麝香。
静谧中焙入龙团,窗边供我夜间交谈的场所。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约1700),字允恭,号竹山,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尤其以咏物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描写春天的兰花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绮罗香 春日咏兰》是一首细腻而充满生命力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渗透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开头通过对离墨山前红兰的描写,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春意。接着,诗人以"露眼如啼"的比喻,生动地传达了露水滴落的情景,仿佛是花儿在轻声诉说着春的故事。
在“趁雨摘螺黛青分,带烟采蝶裙碧化”中,诗人将摘花与雨水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妒归樵满担清芬”的描写,隐喻自然的清香在樵夫的背负下传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意象,诗人通过对紫茎、春泥、午困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悠闲与美好。诗的最后,提到“待闲里焙入龙团”,既有对美食的期待,也象征着在夜晚的静谧中与朋友的交流,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崇敬,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红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