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绝句》

时间: 2025-05-01 01:58:18

诗句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18

原文展示: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月色洁白如同细沙,近水的楼台有上万家。夜深时分,是谁在吹奏那美妙的玉笛,让人伤心地不愿听那《后庭花》的曲调。

注释:

  • 溪头:溪边。
  • 月色白如沙:形容月色洁白,如同细沙一般。
  • 近水楼台:靠近水边的楼台。
  • 一万家:形容楼台众多,万家灯火。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后庭花: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后世常以此曲比喻亡国之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清新脱俗,书画造诣极高,尤以书法著称,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色下的夜晚景象,通过“溪头月色”和“近水楼台”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繁华的画面。诗中提到的《后庭花》曲调,暗含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月夜下的静谧画面,通过“溪头月色白如沙”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纯净。而“近水楼台一万家”则进一步以万家灯火的热闹景象,对比出夜的宁静。后两句“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则巧妙地引入了音乐元素,通过玉笛的悠扬和《后庭花》的哀婉,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赵孟頫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头月色白如沙”:首句以溪边的月色为起点,用“白如沙”来形容月色的洁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氛围。
  2. “近水楼台一万家”:次句通过“近水楼台”和“一万家”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热闹与繁华,与首句的宁静形成对比。
  3. “谁向夜深吹玉笛”:第三句引入音乐元素,通过“玉笛”的吹奏,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4. “伤心莫听后庭花”:末句以“后庭花”的曲调为结,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月色白如沙”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月色比作细沙,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溪头月色”的宁静与“近水楼台”的热闹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色: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楼台:代表着繁华与热闹。
  • 玉笛:象征着音乐的美妙与情感的表达。
  • 后庭花:代表着过往的繁华与哀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色白如沙”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后庭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哀婉 C. 繁华 D. 宁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泊秦淮》:同样涉及《后庭花》曲调,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 李白《静夜思》: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孟頫的《绝句》与杜牧的《泊秦淮》都涉及《后庭花》曲调,但赵孟頫的诗更侧重于月夜的宁静与繁华的对比,而杜牧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孟頫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黄通之郧乡 伊川独游 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诗谨成 甘露寺 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 送刁纺推官 渔家傲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龙门晓望 岁晚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搙子 教室 历阶而上 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东山高卧 志治 口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愚民政策 鸿鷑凤立 钳忌 乌鸦嘴 好恶不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