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路难 其五十五》

时间: 2025-05-07 06:17:50

诗句

朝搥钟磬礼袈裟,惭愧男儿始出家!

胡跪阶前求剃草,可能选佛似丹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50

原文展示:

朝搥钟磬礼袈裟,惭愧男儿始出家!
胡跪阶前求剃草,可能选佛似丹霞?

白话文翻译:

清晨敲响了钟磬,恭敬地礼拜着袈裟,
感到羞愧的是我这个男儿才选择出家!
胡人跪在台阶前请求剃发,
难道能够像丹霞一样去选择佛道?

注释:

  • :敲击,敲打的意思。
  • 钟磬:寺庙中的钟和磬,常用于宗教仪式中。
  • 袈裟:僧人所穿的法衣,象征出家身份。
  • 惭愧:感到羞愧,内心懊悔。
  • :指外族或异族,这里可能指的是外来的信仰或文化。
  • 剃草:剃发,出家做僧的仪式。
  • 丹霞:丹霞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用来比喻理想或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2-1714),字梦阮,号澄之,清代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的时期。作者在面对纷扰的世事与内心的困惑时,选择了出家修行,表达了对佛教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钟声与袈裟的描写,刻画了作者出家时的神圣感受与内心的矛盾。诗中“朝搥钟磬”一开始便营造出一种庄严的宗教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与选择。然而,随即而来的“惭愧男儿始出家”则暗示了作者对自身选择的自责与迷茫,表现出一种对世俗责任与理想追求的纠结。

“胡跪阶前求剃草”这一句中,作者运用“胡”字,可能是对外族信仰的隐喻,暗示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这里的“剃草”不仅是出家仪式的表象,也是对内心欲望的剃除,象征着一种追求清净的决心。

最后一句“可能选佛似丹霞”则通过“丹霞”这一自然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丹霞的美丽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作者希望能够在佛教的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搥钟磬礼袈裟:描绘出一个清晨的寺庙场景,钟磬声响,僧侣在礼拜袈裟,展现出宗教的庄重。
  2. 惭愧男儿始出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选择出家的羞愧,暗示着他对世俗生活的眷恋与难以割舍。
  3. 胡跪阶前求剃草:借外族人的形象,引申出对剃发出家的渴望与追求,暗示对信仰的追寻。
  4. 可能选佛似丹霞:最终以美丽的自然景象作为理想的象征,寄托了对佛教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第一、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丹霞”比喻理想的佛道,体现出自然与宗教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出家这一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对宗教理想的追求,以及在选择与自我认知间的挣扎和矛盾。

意象分析:

  • 钟磬:象征宗教的庄重与神圣。
  • 袈裟:代表出家的身份与信仰。
  • :暗示外族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
  • 丹霞:象征理想与美好的境界,寄托了对佛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袈裟”是什么? A. 僧人的法衣
    B. 普通的衣服
    C. 文人的扇子

  2. “胡跪阶前”中“胡”指的是: A. 敌人
    B. 外族或异族
    C. 朋友

  3. 诗中提到的“丹霞”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美好的境界
    C. 贫穷与困苦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钱澄之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内心的矛盾与宗教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生哲学的思考。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钱澄之传》

相关查询

秋居 秋怀寄呈子权先示徽之兼简孝先熙之 秋怀 琴二首 琴二首 蜣蜋 蕲口道中三首 蕲口道中三首 平山堂 翩翩水中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力协契 日没处天子 耂字旁的字 把酒 戈字旁的字 衣锦食肉 肩子 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轻裘大带 文字旁的字 改变 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哀诔 白开头的成语 飠字旁的字 掀天揭地 损公肥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