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3:57
隰有桑,阪有漆,朝朝斤斧无虚日。
社西老树且千年,于人无益已则全。
美材岂合终弃置,用之贵得逢英贤。
昨者公家求大木,匠石顾之蒙见录。
已辞根柢落高云,却伴沙泥委空谷。
在低洼的地方有桑树,在坡上有漆树,天天都有伐木声响起。社西的老树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对人类并没有什么益处,既然如此就让它保持原样吧。美好的材料岂能最终被抛弃,重要的是能否遇到英才贤人来加以利用。前几天公家需要大木材,工匠石某因缘故被选中。虽然他已经辞掉了根部,飞向高空,却依然陪伴着沙泥,静静地躺在空谷之中。
陈恭尹(约1550年-约1620年),字子修,号澹斋,明代诗人,工于诗词,风格多变,融汇古今。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行路难》系列诗作深受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影响,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桑树和漆树,表达了对被忽视的美好材料的珍视。开头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伐木的情景,暗示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情开发。接着,诗人引入千年老树的形象,借此反思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强调即使对人类没有直接益处的事物也应当尊重与保护。
诗中提到的“美材岂合终弃置”,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与对理想的追求。他认为,好的材料和人才都不应该被忽视,应该在适当的时机被发掘和利用。最后,诗中提到的工匠石某的遭遇,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无情的写照,尽管他曾被重视,但最终还是被遗忘在空谷之中。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探讨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尊重,反映了对人才与自然资源的思考,表现出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了在社会变迁中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心理。
诗中提到的“社西老树”象征什么?
“美材岂合终弃置”这句话的意思是:
诗中的“匠石”代表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