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3:23
望海潮·田在田军门巴江吊古图
作者:邹韬 〔清代〕
大江西去,残碑遗垒,行人指点坛场。
铁瓮开藩,铜驼没棘,那禁几个沧桑。
丛树郁平冈。记连营旌旆,戎马仓皇。
画角秋寒,雕弓夜冻塞烟荒。
正浓压阵云黄。听峡猿咽泪,玉管吹霜。
九曲回肠,五更残梦,天涯羁恨难降。
吊古感苍茫。慨雄图王气,付与斜阳。
剩有无情衰草,还绕橘官堂。
这首诗描绘了大江奔流而去,留下的只是残碑和废墟,路人指着这些遗迹感叹往昔的辉煌。铁制的围墙开启,铜铸的驼子埋没在荆棘中,几度沧桑难以禁锢。丛林葱郁的平冈上,曾记得连营的旗帜,战马仓皇而逃。画角声声在秋寒中响起,雕弓在夜里冻得发硬,塞外的烟雾愈加荒凉。此时浓云压阵,听见峡谷中猿猴啼泣,玉管乐声在霜中回荡。九曲回肠,五更的梦已残破,天涯的羁绊难以消解。吊古时感慨苍茫,慨叹英雄的气概已随斜阳而逝,剩下的只是无情的衰草,依旧环绕着橘官的庭院。
作者介绍
邹韬(约1640-约1715),清代诗人,字子文,号梅溪,生于浙江,其作品以豪放激昂、深入人心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怀古,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英雄气概的怀念。
《望海潮·田在田军门巴江吊古图》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怀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大江西去”,便将读者带入宽广的历史视野,长江流逝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同时又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幻。
接下来的“残碑遗垒”描绘了战后留下的遗址,似乎在提醒人们历史的教训。而“铁瓮开藩,铜驼没棘”,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军事重镇的衰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巨大损失。诗中“丛树郁平冈”与“戎马仓皇”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静谧与历史的喧嚣之间的强烈反差,令人深思。
此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九曲回肠,五更残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思念故人、追忆往昔时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羁绊与深沉的孤独感。最后以“剩有无情衰草,还绕橘官堂”收尾,仿佛在说即使历史再辉煌,终究也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只留下无情的衰草,象征着过往的消逝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气概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江”指的是哪个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铁瓮开藩”中的“铁瓮”象征什么?
A. 和平
B. 军事重镇的衰败
C. 自然景观
D. 个人情感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怀念与感叹
C. 无所谓
D. 轻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