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3:48
望海潮 宁都
作者:周岸登 〔清代〕
梅江南注,琴川东汇,雄封自古阳都。
峰合翠微,城环雪竹,郊原罨画成图。
潮落见双鱼,问锦鳞七二,应解传书。
桂海游悰,蜀山归梦,阻江湖。
凌风暂驻仙凫,正云当露冕,天近玉壶。
经说易堂,玄谈觉院,诗题水竹幽居。
莲岳碧芙蕖,笑使君腰脚,筇杖轻扶。
愧负名山管领,渲染谢倪迂。
这首诗描绘了宁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首先提到梅江和琴川的汇合,说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地方。诗中描绘了青翠的山峰和环绕的雪竹,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潮水退去时可以看到双鱼,问及那锦鳞数量,似乎可以传递书信。接着提到桂海的游乐和蜀山的归梦,江湖阻隔了这些美好的梦想。诗人暂时停留在风中,似乎是仙鹤,正如云彩下的露冕,天近如玉壶般的清澈。经常在易堂讨论,或在觉院中交流,诗歌的题目常常是水竹幽居的意境。最后,描绘莲岳上的碧芙蕖,笑着让君子轻轻扶着筇杖,心中却感到愧疚,因未能负担起名山大川的责任,感叹谢安的迂腐。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望海潮 宁都》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宁都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文情怀的追求,体现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理想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宁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开篇即以“梅江南注,琴川东汇”引入,展现了水的流动与交融,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变化。接着,诗人通过“峰合翠微,城环雪竹”描绘出宁都的山水之美,仿佛一幅动人的山水画,传递出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在这幅画卷中,诗人不仅仅停留在自然风光的描写上,还融入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譬如“潮落见双鱼,问锦鳞七二”,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交流。尤其是后面提到的“凌风暂驻仙凫”,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宁都的深切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都自然景色的热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条河流分别是:
A. 梅江和琴川
B. 黄河和长江
C. 赣江和湘江
“凌风暂驻仙凫”中的“仙凫”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鱼
B. 高洁的理想
C. 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潮落见双鱼”,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双鱼的好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