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征歌四首》

时间: 2025-08-09 23:00:08

诗句

十万旌旗闪绛云,三千龙虎镇雄军。

师行不用传刁斗,夜半天鸡彻晓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3:00:08

原文展示:

十万旌旗闪绛云,
三千龙虎镇雄军。
师行不用传刁斗,
夜半天鸡彻晓闻。

白话文翻译:

十万面旗帜在红色的云中闪耀,
三千匹骏马像龙虎一样镇守雄军。
军队行进时不需要传递号令,
半夜时分就能听到天鸡的鸣叫,天已破晓。

注释:

  • 旌旗:军旗,象征军队的威风和士气。
  • :闪烁、闪耀,表示旗帜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 绛云:红色的云,常用来形容壮观的景象。
  • 龙虎:比喻勇猛的将士或骏马,象征力量和气势。
  • 师行:军队的行进,指部队的移动。
  • 刁斗:古代的军号,传递指令的工具。
  • 天鸡:指公鸡,通常在天明时啼叫。
  • 彻晓闻:彻底天亮的时候听到鸣叫。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历史典故,但“龙虎”常用于形容英勇的将士和骏马,寓意着战斗的勇猛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上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诗人,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东征歌四首》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对外征战的时期,诗人歌颂了军队的威武与士气,表达了对国家强盛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雄壮的气势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纪律。开头的“十万旌旗闪绛云”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旗帜在红云中闪烁,象征着强大的军队和战斗的气氛。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规模和气势常常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接下来的“三千龙虎镇雄军”,则将士兵比作龙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军队的英勇和强悍。诗句中“师行不用传刁斗”,展示了军队的默契和纪律,士兵们之间的配合已达到无需号令的境地,反映出高效的指挥和训练。最后一句“夜半天鸡彻晓闻”则带有一种自然的宁静感,暗示着战斗即将开始,士兵们的精神状态与环境的和谐,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前夕的紧张气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万旌旗闪绛云:描绘出军队浩浩荡荡的场面,红色的云和旗帜闪耀,给人以壮观的感觉。
  2. 三千龙虎镇雄军:将士如龙虎般勇猛,表现了军队的强大实力与气势。
  3. 师行不用传刁斗:强调军队的默契与纪律,士兵们心领神会。
  4. 夜半天鸡彻晓闻:自然的声音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暗示战斗即将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龙虎”比喻士兵的勇猛,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军队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士气和拼搏精神,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对胜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国家的尊严与军队的威威风。
  • 龙虎:象征勇猛,将士的英勇气概。
  • 天鸡:象征新生与希望,暗示新一轮战斗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万旌旗”表现了什么? A. 军队的规模
    B. 个人的英雄
    C. 生活的琐碎

  2. “三千龙虎”比喻了什么? A. 士兵的懦弱
    B. 士兵的勇猛
    C. 战斗的失败

  3. “师行不用传刁斗”说明了什么? A. 军队的混乱
    B. 军队的默契
    C. 战斗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李白的《侠客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韩上桂的《东征歌四首》更侧重于军队的壮观与士气,而杜甫则关注战争带来的苦痛与百姓的艰辛。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华诗词鉴赏大典》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景忠烈公祠,用前韵 满江红 无托 满江红 次韵答钝子见和书感之作 满江红·旧日皆春 满江红 其十一 即席酬赠悔庵司李 满江红 其四 为李子文石题宋贾文元公牙牌词刻拓本,鹅湖华氏于丁酉年得于临安,画图徵诗,装成小 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 满江红 其六 寄怀祖赞善勿庵 满江红 戏示次内 满江红 春日课儿,感悼外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氏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樊素 三框儿的字 息息相关 烟春 有两下子 示字旁的字 讳恶不悛 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书不尽意 包含辂的词语有哪些 兑泽 苦心竭力 持戈试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