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7:18
十万旌旗闪绛云,
三千龙虎镇雄军。
师行不用传刁斗,
夜半天鸡彻晓闻。
十万面旗帜在红色的云中闪耀,
三千匹骏马像龙虎一样镇守雄军。
军队行进时不需要传递号令,
半夜时分就能听到天鸡的鸣叫,天已破晓。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历史典故,但“龙虎”常用于形容英勇的将士和骏马,寓意着战斗的勇猛和不屈的精神。
韩上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为诗人,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东征歌四首》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对外征战的时期,诗人歌颂了军队的威武与士气,表达了对国家强盛的渴望。
这首诗以雄壮的气势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军队的英勇与纪律。开头的“十万旌旗闪绛云”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旗帜在红云中闪烁,象征着强大的军队和战斗的气氛。在古代战争中,军队的规模和气势常常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接下来的“三千龙虎镇雄军”,则将士兵比作龙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军队的英勇和强悍。诗句中“师行不用传刁斗”,展示了军队的默契和纪律,士兵们之间的配合已达到无需号令的境地,反映出高效的指挥和训练。最后一句“夜半天鸡彻晓闻”则带有一种自然的宁静感,暗示着战斗即将开始,士兵们的精神状态与环境的和谐,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前夕的紧张气氛。
全诗表现了对军队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士气和拼搏精神,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对胜利的渴望。
诗中“十万旌旗”表现了什么?
A. 军队的规模
B. 个人的英雄
C. 生活的琐碎
“三千龙虎”比喻了什么?
A. 士兵的懦弱
B. 士兵的勇猛
C. 战斗的失败
“师行不用传刁斗”说明了什么?
A. 军队的混乱
B. 军队的默契
C. 战斗的无奈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韩上桂的《东征歌四首》更侧重于军队的壮观与士气,而杜甫则关注战争带来的苦痛与百姓的艰辛。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