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霞洞》

时间: 2025-07-26 20:24:31

诗句

岭南总百粤,清淑夙鸠凝。

兹山罗浮麓,支分自南衡。

交广古邹鲁,风序蔼冠缨。

哲人今挺生,钟彼川岳灵。

餐霞隐中洞,白云为之扃。

白云时出山,霖雨四海盈。

归来保太玄,飘飖入朱明。

曾城望不远,导我升天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24:31

原文展示:

岭南总百粤,清淑夙鸠凝。
兹山罗浮麓,支分自南衡。
交广古邹鲁,风序蔼冠缨。
哲人今挺生,钟彼川岳灵。
餐霞隐中洞,白云为之扃。
白云时出山,霖雨四海盈。
归来保太玄,飘飖入朱明。
曾城望不远,导我升天行。

白话文翻译:

岭南地区汇聚了百粤之地,清幽的山谷中早晨鸟儿静静栖息。
这座山是在罗浮山的麓边,分支延伸至南衡。
交汇广阔的古代邹鲁,风序如同华美的冠缨。
如今哲人挺身而出,钟灵毓秀于这川岳之间。
在隐秘的洞中享用霞光,白云为此紧锁其门。
白云时而从山中浮现,绵绵细雨滋润四海。
归来后保持太玄之道,飘然入朱明的境界。
曾城的景色不远,指引我踏上升天之旅。

注释: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岭南地区,文化和自然景观丰富。
  • 百粤:指粤地,广泛的粤文化。
  • 清淑:指清新而纯洁的环境。
  • 夙鸠:指早晨的鸟儿。
  • 罗浮麓:罗浮山的山脚。
  • 交广:即交汇广阔的地方。
  • 邹鲁:古代的文化名地,强调文化底蕴。
  • 风序:指风的气息和节奏。
  • 哲人:智慧的人,哲学家。
  • 餐霞:享用霞光,意指享受自然美景。
  • 白云为之扃:白云将洞口紧闭,隐秘之意。
  • 霖雨:指绵绵细雨。
  • 太玄:道教哲理,代表深奥的道理。
  • 朱明:指光明的境界。
  • 曾城:古代传说中城池的名字,象征理想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大任,明代诗人,生于岭南地区,文人风范显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哲理思考,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创作背景:

诗作是在他游历罗浮山时创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哲理的思考,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太霞洞》通过描绘岭南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岭南总百粤”,可见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接着以“清淑夙鸠凝”描绘早晨静谧的氛围,展现自然的静谧美。罗浮山的描写则将环境与人文融合,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哲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进一步的描写如“餐霞隐中洞”,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归来保太玄,飘飖入朱明”来表达哲学思想的追求,似乎在暗示通过对自然的感悟,能获得更深的智慧与境界。整首诗如同一幅山水画,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深邃,同时也激励人们追寻更高的理想与信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岭南总百粤:开篇即点明地域,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2. 清淑夙鸠凝:描绘自然的清新与宁静,给人以安逸之感。
  3. 兹山罗浮麓:明确地点,加深了地域特征。
  4. 支分自南衡:描写山脉的分支,象征着多元与复杂。
  5. 交广古邹鲁:引入古文化的对比,提升文化深度。
  6. 风序蔼冠缨:比喻风的轻柔,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7. 哲人今挺生:强调哲人的重要性,传达思考的必要性。
  8. 钟彼川岳灵:山川灵气汇聚,暗示自然的神秘与智慧。
  9. 餐霞隐中洞:享受自然的同时,隐喻着修身养性的理想。
  10. 白云为之扃:白云的紧锁,象征隐秘与安静。
  11. 白云时出山:自然的变幻,象征人生的起伏。
  12. 霖雨四海盈:细雨滋润大地,象征自然的恩泽。
  13. 归来保太玄:强调追求哲理和智慧的终极目标。
  14. 飘飖入朱明:理想境界的描绘,表现了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15. 曾城望不远:远方的理想,指引前行的方向。
  16. 导我升天行:象征着追求理想与心灵的升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餐霞”比喻享受自然的美好。
  • 拟人:如“白云为之扃”,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哲人今挺生,钟彼川岳灵”,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隐含着对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追求理想与精神升华的愿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和自然诗意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岭南:象征着南方的文化与自然。
  • 罗浮山:代表自然灵秀之地,隐喻理想的栖息之所。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宁静,隐喻心灵的归宿。
  • 霞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岭南总百粤”中的“百粤”指什么? A. 百个地方
    B. 粤文化
    C. 百种鸟类
    D. 百种植物

  2. “归来保太玄”中的“太玄”代表什么? A. 自然
    B. 哲理
    C. 生活
    D. 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哲人”最可能指的是? A. 士人
    B. 智者
    C. 学者
    D.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欧大任的《太霞洞》均描绘山水之美,但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欧大任则更加注重哲理的思考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与哲学》

相关查询

睡起理发 三月晦日 将睡四首 其三 清明果饮二首 其二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止宿寮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拙庵 和李天麟二首 白发叹 六月六日小集二首 雨中送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鹏垂 痴恋 出条子 飉戾 斗怪争奇 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静闲 韋字旁的字 包含糟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负才傲物 静影沉璧 折文旁的字 拿刀弄杖 一举千里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