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3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31:26
同徐紫山吴石仓石笋峰看秋色
作者: 华岩 〔清代〕
披云深竹里,拄杖乱峰头。
怪石一千尺,苍烟四面流。
苍幢飘素影,木叶响寒秋。
愿借维摩榻,谈经坐小楼。
在云雾缭绕的深竹林中,我拄着手杖,漫步在杂乱的山峰之上。
高耸的怪石有千尺之高,苍茫的烟雾在四周飘荡。
苍白的幢影在空中浮动,树叶在寒冷的秋风中发出声响。
我希望能借用维摩诘的莲花座,坐在小楼上谈论佛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华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并不详尽,但他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常透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表达诗人对秋色的欣赏与对佛教智慧的向往,可能是在与友人游览山水时写成,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秋色的深切感受与哲理思考。开篇“披云深竹里”,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幽静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拄杖乱峰头”则增添了行走的艰难与探索的勇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怪石一千尺,苍烟四面流”中,怪石的高耸与苍烟的流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接着“苍幢飘素影,木叶响寒秋”,则将秋天的气息传递给读者,苍幢的影子和树叶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暗含着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哲理。
最后一句“愿借维摩榻,谈经坐小楼”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高的境界,他渴望借用维摩诘的座位,寻求智慧的交流。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智慧的渴求。整首诗流畅自如,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精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智慧的渴求,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披云深竹里”描述的是哪个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愿借维摩榻”中的维摩榻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D. 名声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A. 怪石、苍烟
B. 砖瓦、楼房
C. 车水马龙
D. 田园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