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4:33
过翠云精舍读液川上人观幻居诗留题
作者: 史兰 〔清代〕
液川吟诗如画竹,
修竿劲叶风生屋。
有时作画复题诗,
见诗不见画满幅。
即今何处留遗编,
小桥流水南湖曲。
大小乘参短长吟,
禅林应当佛书读。
液川吟咏的诗就像那画竹一样,
高耸的竹竿和坚韧的叶子在风中飘荡,生动地映射到屋内。
有时他作画后再题诗,
但在画上只见诗词而不见画满幅。
如今我又将在何处留下这遗编,
小桥和流水在南湖的曲折处流淌。
大小乘佛法相参,短吟与长吟交错,
在禅林中应当认真地读佛书。
史兰,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其作品常体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此诗作于清代,作者游览液川,受到周围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的启发,写下对诗与画的思考,表达了对禅宗哲学的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液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艺术之间的深厚联系。开篇以“吟诗如画竹”引入,立即将读者的注意力带入那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中来。这里的“竹”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传统文化中高洁、坚韧的象征,诗人以此暗示自己的志趣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修竿劲叶”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意象。风吹过竹屋,生动的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接下来,诗人提到“作画复题诗”,意在表达诗与画的相互交融,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体验。
“见诗不见画满幅”则带有一丝抒情与哲思,暗示在诗的境界中,艺术的表现不是简单的视觉再现,而是更深层的情感和思想的传达。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又引入了“即今何处留遗编”的思考,表达对艺术创作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
结尾的“大小乘参短长吟”则是对禅宗思想的引入,强调在繁华与宁静之间,诗人应当在禅林中修身养性,读书明理,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艺术、人生及禅宗思想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追求宁静与内心平和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液川”代表什么?
a) 一种水流
b) 一位诗人
c) 一种植物
“见诗不见画满幅”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观?
a) 诗比画更重要
b) 画比诗更重要
c) 诗与画是相同的
“小桥流水”所象征的意象是什么?
a) 繁华喧闹
b) 宁静和谐
c) 竞争激烈
可将该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探索两位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生活的哲思,王维在其诗中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个人的隐逸,而史兰则通过诗与画的结合,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