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惜分飞 落花》

时间: 2025-07-30 07:05:52

诗句

怎怪留春留不住。

窗外落红无数。

零落胭脂雨。

不堪回首江南路。

可惜彩云都散去。

争奈风狂雨妒。

辗转斜阳暮。

它生莫化相思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05:52

原文展示:

怎怪留春留不住。窗外落红无数。
零落胭脂雨。不堪回首江南路。
可惜彩云都散去。争奈风狂雨妒。
辗转斜阳暮。它生莫化相思树。

白话文翻译:

怎能怪春天留不住呢?窗外落下的花瓣数不胜数。
这些花像胭脂雨一样零落,让人不忍回首那条江南的路。
可惜那些彩云也都散去,真是无奈,风狂雨妒。
在斜阳暮色中辗转而行,来世也无法化作那相思的树。

注释:

字词注释:

  • 怎怪:怎么能怪。
  • 留春:留住春天。
  • 落红:掉落的花瓣。
  • 胭脂雨:指花瓣如同胭脂般的美丽,形容花瓣的颜色和美丽。
  • 江南路:指的是江南地区的风景和回忆。
  • 彩云:指美好的景象或时光。
  • 风狂雨妒:形容风和雨的猛烈,像是在嫉妒美好的事物。
  • 斜阳暮:夕阳西下的景象。
  • 相思树:象征着思念的情感和寄托。

典故解析:

  • 江南:古时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著称。
  • 相思树: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表思念之情,传达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佩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其创作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惜分飞 落花》写于春天即将过去,诗人感慨春光易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离别的伤感。背景可能与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有关。

诗歌鉴赏:

《惜分飞 落花》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与美好景象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追忆。诗的开头以“怎怪留春留不住”引入,便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接着“窗外落红无数”通过视觉的描绘,展现出花瓣纷飞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零落胭脂雨”则用细腻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花瓣的美丽与易逝,仿佛是春天的泪水在倾诉着别离的痛苦。诗人对江南的回忆更是通过“不堪回首江南路”这一句,传达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无奈。

而“可惜彩云都散去”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争奈风狂雨妒”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无奈感叹,风与雨的狂妄仿佛在与人争夺这短暂的美好。最后,通过“辗转斜阳暮”与“它生莫化相思树”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爱情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爱情执着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怎怪留春留不住:诗人自问,春天的离去怎能怪谁,隐含着对春天的无奈与叹息。
  • 窗外落红无数:窗外花瓣纷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美丽的消逝。
  • 零落胭脂雨:花瓣如同雨水般落下,展现了美的瞬间与短暂。
  • 不堪回首江南路:回忆起江南的美好景象,带着不忍直视的伤感。
  • 可惜彩云都散去:美好的景象已经消失,充满惋惜。
  • 争奈风狂雨妒:自然的力量使得美好无奈地消逝。
  • 辗转斜阳暮:在西斜的夕阳中反复徘徊,象征时间的流逝。
  • 它生莫化相思树:即使是来世也无法化为思念的象征,表达了思念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零落胭脂雨”,将花瓣比作胭脂,增强了诗的视觉美感。
  • 拟人:如“风狂雨妒”,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留恋和对逝去美好的惋惜,表达了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古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江南:代表着美好与回忆,寄托着对往事的思念。
  • 彩云:象征美好的时光,代表着理想与希望。
  • 相思树:象征着思念与爱情,承载着人们对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落红”指的是: A. 雪花
    B. 花瓣
    C. 雨水
    D. 叶子

  2. "可惜彩云都散去"中的“彩云”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美好的时光
    C. 乡愁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相思树”代表: A. 友情
    B. 思念
    C. 财运
    D. 未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高佩华的《惜分飞 落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爱情的思念,但高佩华的作品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内心挣扎与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竹枝词 竹枝 其三 竹枝 其二 竹枝 其一 竹枝歌六首 其五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四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竹枝歌六首 其三 自温州抵处州途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所能任 恭逢其盛 蜾匾 包含尘的成语 方字旁的字 开基创业 耳刀旁的字 戍旌 绞丝旁的字 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俯仰随俗 尘甑 而字旁的字 头阵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诽誉在俗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