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5:31
啼笑犹能感路旁。闲来窃听语偏长。
几人身后蔡中郎。暂许属垣教悦耳,不烦钻穴待踰墙。
茶前一样耐思量。
即使是啼哭和笑声,仍然能引起路人的注意。闲来无事时,我偷偷听到的谈话却显得特别冗长。
在几个人身后,有如蔡中郎那样的高人。暂且让那墙边的话语悦耳动听,也不必像老鼠一样打洞等待穿墙而过。
在喝茶前,思考的内容是一样的耐人寻味。
姚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写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感悟。他的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浣沙溪》是在清代社会风气与文化背景下创作而成,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浣沙溪》通过细致的描绘和对话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开篇以“啼笑犹能感路旁”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细微情感变化,表明即使是小小的情绪也能引起他人的关注,这种情感的传递是无形而又真实的。接着,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窃听者的角色,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表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敏感与思考。
在“几人身后蔡中郎”一句中,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提到蔡中郎,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能达到那样的文学成就。而“暂许属垣教悦耳”则表现了对话的美好与和谐,暗含着即便是简单的交流也能带来愉悦。
整首诗在探讨人际关系和生活哲学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思考和反思的重视。“茶前一样耐思量”结尾,诗人将思考与喝茶的悠闲结合在一起,暗示生活的本质在于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整体而言,《浣沙溪》不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探索。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强调在平凡的日常中,情感与智慧的沉淀。同时,诗人通过对话与倾听的形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与理解。
“啼笑犹能感路旁”中的“感”字,意为:
A. 感动
B. 感觉
C. 感知
答案:A
“几人身后蔡中郎”中的“蔡中郎”指的是: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位文学评论家
答案:B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战争的感慨
B. 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