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3:26
挂席桅樯倚数寻,小风吹饱思难禁。
三千奏牍曾医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江路疏梅春意近,楚天孤鹜晓烟沈。
是中秀句应无限,著眼归鸿迟好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感受与思绪。他倚靠在船舷上,轻微的风吹动,心中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难以自已。回顾过去,他曾通过奏章为国家出谋划策,参与过重大的军事事务。眼下,随着春天的来临,江边的梅花开始绽放,楚地的天空中孤独的鸿雁在晨雾中沉沉而下。诗中表达了对美好诗句的向往,期待归来的鸿雁能带来美好的音信。
作者介绍:史浩,字君明,号涧畔,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人事和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即将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国家的关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史浩的《次韵任龙图留别》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离别诗,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映衬出离别的惆怅与思绪的纷繁。首句“挂席桅樯倚数寻”,描绘了诗人在船上依靠着桅杆,似乎在静静地思索。小风轻拂,仿佛带来了内心的思念与怀念,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回顾自己曾经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表现出一份责任感与无奈感。“三千奏牍曾医国,十万兵屯已属心”,这里提到的奏章和军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对当下局势的忧虑。江边的梅花和楚天的孤鹜,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乡之情,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诗句的热爱和对美好音信的期待。“是中秀句应无限,著眼归鸿迟好音”,诗人在离别之际,依然希望能有美好的诗句和音信相伴,体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美好诗句的向往,情感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挂席”指的是什么?
A. 船上的帆
B. 船上的席子
C. 船的导航
诗人曾通过什么来“医国”?
A. 军事
B. 文书
C. 贸易
“孤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与孤独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