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45:41
归遁旧林泉,西堂隔市廛。
功名端不慕,尘俗讵能牵。
果落禽惊弹,苔铺鹿卧毡。
里闾多造就,千载仰伊川。
我归隐于旧日的山林和泉水之间,西堂与市镇隔得很远。
我本不追求功名利禄,尘世的浮华又怎能牵动我的心呢?
果实落下,惊动了鸟儿的鸣叫;苔藓铺成的地面,成了鹿儿的卧毯。
村里的人多有成就,我却千年来仰慕的只有伊川(指伊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祖,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追名逐利之时,诗人选择隐居以逃避世俗的纷扰,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在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归隐的环境,"归遁旧林泉"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向往。接着,"西堂隔市廛"则强调了与喧嚣世界的隔绝,表现出隐者的独立与清高。诗人明白功名利禄并非生活的真谛,"功名端不慕,尘俗讵能牵"道出了他对世俗的无所依恋。接下来的描写,"果落禽惊弹,苔铺鹿卧毡",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安宁与恬淡。最后一句"里闾多造就,千载仰伊川"则是对历史贤人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突出了隐逸生活的自由与清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崇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功名端不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渴望名利
B. 对名利的无所谓
C. 忧虑功名
答案:B
“果落禽惊弹”中的“禽”指的是什么?
A. 兽类
B. 鱼类
C. 鸟类
答案:C
诗中提到的“伊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伊尹
C. 诸葛亮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林祖的《题淑正先生隐居》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林祖更加强调对世俗的超然,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