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07
园居 其二
作者: 王遵训 〔清代〕
林壑饶幽胜,扶筇意自舒。
湖云乘晓霁,山树入秋疏。
鸟立沙边艇,人归柳下庐。
但斟桑落酒,何处问樵渔。
整首诗的意思是:林间的幽静胜地使我心情舒畅,手扶着竹杖,悠然自得。湖面上的云彩在清晨的阳光下轻轻漂浮,山上的树木在秋天显得疏落。鸟儿在沙滩边的船上栖息,人们则回到柳树下的草庐中。只想斟满桑葚酒,问问樵夫和渔夫们在哪里。
作者介绍
王遵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致与隐居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隐士文化逐渐受到重视,诗人借此表达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园居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通过“林壑饶幽胜”展现出他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美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随后的“扶筇意自舒”,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手扶竹杖,似乎在慢慢游览这片自然的胜地。
接下来的两句“湖云乘晓霁,山树入秋疏”,通过“湖云”和“山树”的描绘,展现了晨雾与秋色的交融,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且又略显萧瑟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此时的景象,既有清晨的明亮,又有秋天的清冷,形成一种对比,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鸟立沙边艇,人归柳下庐”则通过人鸟同景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鸟儿在沙滩上的小艇边栖息,人们则回到柳树下的小屋,展现出一种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安宁。
最后以“但斟桑落酒,何处问樵渔”结束,诗人希望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喝酒畅谈,询问樵夫和渔夫的生活,这种淡泊的生活理想,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新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扶筇意自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湖云乘晓霁”中的“晓霁”指的是什么时候?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遵训的《园居 其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环境与隐逸生活。但王维的作品更多表现出秋夜的寂静与思考,而王遵训则描绘了清晨的生机与闲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