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45
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
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
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
汉将三十六,朱旗耀天垠。
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
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
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天狗在梁山的野外吠叫,七雄(指七个诸侯)扇动着妖邪的气息。
吴国的士兵有二十万,像狼虎一样凶猛。
鼓声震天,冲破了荆棘的防壁,长驱直入如同轻云。
汉朝的将领有三十六位,朱红的旗帜在天际闪耀。
救助梁国没有受诏命,太尉真是一位将军。
因此到了千载之后,大家都称赞他为孝文。
哀哉,潼关之战,百万大军纷纷涌动。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明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以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局的敏锐观察。
《咏史二十一首》是刘基在元末明初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回顾了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英雄人物的感慨,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
这首诗以梁国的战役为背景,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英雄的气质。开头提到“天狗吠梁野”,通过神话传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不祥的氛围,暗示战争即将来临。接着“七雄扇妖氛”,暗指那些诸侯国的争斗与混乱,表明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不安定。
“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塑造了吴国将士的勇猛形象,展现了战争中敌军的强大与凶狠。后面的“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描绘了军队的进攻态势,给人一种迅猛的感觉。
随后提到“汉将三十六,朱旗耀天垠”,对汉朝将领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而“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则体现出对忠义的推崇,强调了即使没有诏令,仍然要为国家出力的精神。
最后两句“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则是对战争的深切哀悼,表现出对无数士兵牺牲的悲痛和对历史变迁的惋惜。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英雄人物的赞美,极富感染力。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战争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英雄人物的忠义精神以及对战争中无辜牺牲者的哀悼之情。刘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天狗”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英雄
b) 灾难
c) 和平
d) 战胜
“吴徒二十万”中的“徒”指的是?
a) 士兵
b) 平民
c) 皇族
d) 文人
诗中提到的“太尉”是指?
a) 商人
b) 文人
c) 军事将领
d) 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