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43
《虞美人》
作者:刘基 〔元代〕
东风过了南风起,节去如流水。
日长门掩燕交加,可惜红葵落尽雨中花。
人闲只愿花长好,花谢人催老。
老来空有爱花心,无奈斜阳不为驻光阴。
春天的东风已经过去,南风开始吹起,时节如同流逝的水一般。
日子渐长,门扉关闭,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真可惜那美丽的红葵花已经在雨中凋落。
人们在闲暇时只希望花能长久绽放,而花谢了,人也催促着衰老。
到了老年,只剩下对花的喜爱之情,但无奈夕阳却不为我停留光阴。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景阳,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虞美人》创作于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花的凋谢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和青春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无奈。
《虞美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东风过了南风起,节去如流水”开篇便以春风的更替引入,象征着岁月的流转,生动而形象。接着,诗人描绘了日长的季节变化以及燕子飞舞的画面,蕴含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转瞬即逝的美丽让人感到惋惜,“可惜红葵落尽雨中花”便是这份感慨的直接体现。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更进一步探讨了人对花的爱与时光流逝之间的矛盾。虽然人们希望花能够长久盛开,但“花谢人催老”的无情现实却让人无可奈何。“老来空有爱花心,无奈斜阳不为驻光阴”则是对老年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的描绘,这种情感的共鸣让人倍感触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活,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是一首值得反复咀嚼的佳作。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感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它唤起了人们对青春和美好的珍惜,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填空题:诗中“日长门掩燕交加”描绘了一个__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人对时光的流逝持积极态度。(对/错)
比较刘基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基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