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26
懊恼歌 其一
白鸦养雏时,夜夜啼达曙。
如何羽翼成,各自东西去。
在白鸦孵育雏鸟的时候,每夜都会啼叫到天亮。可是等到羽翼长成,它们却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远离了母亲。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白鸦与雏鸟的关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成长带来的分离与孤独。这种主题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寓意深刻。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士余,号伯温,元代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谋略闻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刘基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婉约细腻的抒情诗。
《懊恼歌》创作于元末时期,社会动荡,民众苦难,诗人通过描绘白鸦与雏鸟的关系,表达了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成长后分离的感叹。
《懊恼歌 其一》以白鸦和雏鸟为主线,展现了母爱与成长之间的复杂情感。前两句描绘了母鸟在养育雏鸟时的辛劳与不舍,夜以继日的啼叫声,既是对雏鸟的呼唤,也是对未来的期望。而后两句则转折,描绘了雏鸟羽翼长成后各自飞向远方的情景,母子之间的依依不舍与无奈之感跃然纸上。这种情感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孩童的成长与独立,都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诗中运用了简洁而深刻的意象,白鸦与雏鸟的关系,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牵绊。通过对比,诗人揭示出成长的必然性: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难免伴随着离别与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令读者在短短的几句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思考,尤其是母爱与成长之间的关系。它深刻地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传达出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白鸦在养雏时,夜夜啼达曙,表达了哪种情感?
“羽翼成,各自东西去”中的“东西去”意味着什么?
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