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呈叔文诸公》

时间: 2025-07-31 09:08:37

诗句

村村迎湫水,户户爇炉香。

何以救我穑,便知呼彼苍。

傥宽饥欲死,聊听醒而狂。

困极惟思睡,诗来得助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8:37

原文展示:

呈叔文诸公 赵蕃 〔宋代〕

村村迎湫水,户户爇炉香。 何以救我穑,便知呼彼苍。 傥宽饥欲死,聊听醒而狂。 困极惟思睡,诗来得助凉。

白话文翻译:

全村都在迎接湫水,家家户户都点燃炉香。 如何才能救我的庄稼,便知道向苍天呼唤。 如果能够缓解饥饿到死的程度,姑且听着清醒而疯狂。 极度困倦时只想睡觉,诗作带来了凉爽的慰藉。

注释:

  • 湫水:指干旱时祈雨的水。
  • 爇炉香:点燃香炉中的香,古人常以此祈福或祈雨。
  • 穑:指庄稼,特别是谷物。
  • 彼苍:指苍天,古人常向天祈求。
  • 傥宽饥欲死:如果能够缓解极度饥饿。
  • 聊听醒而狂:姑且听着清醒而疯狂的话语。
  • 困极惟思睡:极度困倦时只想睡觉。
  • 诗来得助凉:诗作带来了凉爽的慰藉。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在干旱时期的景象,村民们祈雨救庄稼,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天灾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在干旱时期的景象,展现了村民们祈雨救庄稼的迫切心情。诗中“村村迎湫水,户户爇炉香”生动地描绘了村民们祈雨的场景,而“何以救我穑,便知呼彼苍”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困极惟思睡,诗来得助凉”则反映了诗人在极度困倦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诗作成为了他心灵的凉爽之源。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词解析:

  • 首句“村村迎湫水,户户爇炉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村民们祈雨的普遍性和迫切性。
  • 第二句“何以救我穑,便知呼彼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天灾的无奈。
  • 第三句“傥宽饥欲死,聊听醒而狂”反映了诗人在极度困倦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
  • 末句“困极惟思睡,诗来得助凉”则体现了诗作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凉爽之源。

修辞手法:

  • 比喻:“湫水”比喻祈雨的水,形象地描绘了村民们祈雨的场景。
  • 拟人:“呼彼苍”将苍天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天灾的无奈。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村村迎湫水,户户爇炉香”,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天灾的无奈,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

意象分析:

  • 湫水:象征祈雨的水,反映了村民们对雨水的渴望。
  • 炉香:象征祈福和祈雨,展现了村民们祈雨的普遍性和迫切性。
  • 穑:象征庄稼,特别是谷物,反映了农民对庄稼的依赖和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湫水”指的是什么? A. 祈雨的水 B. 清澈的河水 C. 干旱的河水 D. 污染的河水

  2. 诗中“爇炉香”的目的是什么? A. 祈福 B. 祈雨 C. 驱邪 D. 祭祀

  3. 诗中“何以救我穑”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B. 诗人对天灾的无奈 C. 诗人对庄稼的担忧 D. 诗人对雨水的渴望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白居易《卖炭翁》:描绘了农民在困境中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描绘农村在干旱时期的景象,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赵蕃这首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上晁共道 磨崖中兴颂 游莺脰湖 烛影摇红·楼雪初消 保安卫道中 古冢行 古碑 访隐者 登龙山塔寺 答王学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着边际 嬖昵 雷声大,雨点小 金字旁的字 微芹 孑杰 损之又损 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染翰操纸 一面之缘 包含付的词语有哪些 匡救弥缝 歹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厚古薄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