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53:29
新种如今屡请和,玉关边上幸无他。
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
如今新种的粮食频繁请求和谈,在玉关边境上幸好没有其他的事情。
想要知道北海的艰苦与辛劳,就看看那节毛还剩下多少。
本诗提到的“玉关”可以追溯到《史记》中提及的边防关口,是古代中国北方防守外敌的重要地区。“北海”则可能与古代对北方的认知有关,象征着遥远、艰难的生活环境。
杨凭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边疆生活的关切与思考。
本诗创作于边疆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边境的现状,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同情。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对边疆情况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在“屡请和”中,诗人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无奈;而“幸无他”则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略带安慰的感慨。最后一句“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毛馀几多”,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暗示着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节约物资的无奈与艰辛。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悲惨,也让人对士兵们的勇敢与坚韧产生深深的敬意。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士兵艰苦生活的关注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传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士兵的同情。
诗中提到的“玉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的城市
B. 北方的边关
C. 西方的山脉
D. 东方的海洋
“新种如今屡请和”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A. 对和平的渴望
B. 对战争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敬畏
北海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饶的土地
B. 艰苦的生活
C. 美好的未来
D. 安宁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