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32
咏雪应令诗
作者:沈约 〔南北朝〕
思鸟聚寒芦。苍云轸暮色。
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
婵娟入绮窗。徘徊鹜情极。
弱挂不胜枝。轻飞屡低翼。
玉山聊可望。瑶池岂难即。
这首诗描写了寒冷冬日的雪景。思绪如同鸟儿聚集在寒冷的芦苇丛中,苍白的云层覆盖了傍晚的天色。夜晚的雪花时而飘落,时而又聚集,晓风吹来,惊醒了沉寂的雪。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室内,令我思绪万千,心中的思念愈加浓烈。那轻薄的雪花挂在脆弱的树枝上,轻轻飞舞,时而低俯。远处的玉山可以眺望,瑶池似乎也并不遥远,似乎触手可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约,字景仁,号青溪,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朝宋,后为南朝齐的重要文人。他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冬时节,正值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景抒情,以雪景寄托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咏雪应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雪景的深刻感受与独特情怀。全诗以“思鸟聚寒芦”开篇,便引入了孤独与寒冷的氛围,鸟儿的聚集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苍云轸暮色”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氛围,苍白的云层遮蔽了天色,仿佛在预示着即将降临的严寒和寂静。
夜晚的雪花“合且离”时而飘落,时而又聚集,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也象征着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幻。晓风吹来,打破了夜的寂静,让人心中生出一丝惊动,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与变化。
“婵娟入绮窗”中的月光象征着美好的思念与梦想,鹜情的徘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最后几句中,玉山与瑶池的提及,使整首诗升华为一种理想的追求,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自然的美,又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沈约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抒发了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南朝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思鸟聚寒芦”的意图是什么?
A. 描绘鸟儿的生活
B. 表达孤独的情感
C. 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B
“苍云轸暮色”中的“轸”字意为?
A. 加速
B. 压制
C. 照耀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生活
B. 理想的追求
C. 过去的记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