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03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这首诗描绘了秦筝发出绝妙的乐曲,像玉柱一样高亢清晰。琴弦高高拉紧,声音随着巧妙的指法不断延续。人们只听到那动人的音律在梁间回响,却不知道演奏者的容颜如玉般美丽。
沈约(441年-513年),字允恭,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诗,风格典雅,常以抒情见长。
《咏筝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但文人雅士仍然重视艺术和文化的追求。沈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音乐演奏者的赞美。
《咏筝诗》是一首充满音乐美感的诗作,沈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秦筝的绝妙音色和演奏者的优雅气质。诗的开头以“秦筝吐绝调”引入,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传达出音乐的高超与美妙。接着通过“玉柱扬清曲”进一步提升了音乐的清晰度和高亢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乐器的声音,也有演奏者的容颜,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通过“徒闻音绕梁”,诗人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虽然我们听到的只是音响,却无法看到演奏者的美丽,这种对比引发人们对艺术与美的思考。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和谐美感,体现了沈约高超的艺术造诣。
这首诗探讨了音乐的美与演奏者的隐喻,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演奏者的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美的思考。
“秦筝吐绝调”中的“绝调”指什么?
A. 绝妙的乐曲
B. 绝对的调子
C. 绝佳的音色
D. 绝世的技巧
诗中提到的“颜如玉”是形容什么?
A. 只听到音乐
B. 演奏者的容貌
C. 乐器的美丽
D. 声音的清晰
答案:1.A 2.B
沈约与李白在音乐主题上的诗作都显示了对美的追求,但沈约更注重描绘乐器与声音的细腻,而李白则从更广阔的视角探讨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