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居十六咏·寒泓》

时间: 2025-05-02 18:56:03

诗句

子盍观於泉,遇险维其止。

流行非所知,一寒清到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6:03

原文展示

出居十六咏·寒泓
作者: 方岳 〔宋代〕

子盍观於泉,遇险维其止。
流行非所知,一寒清到底。

白话文翻译

你为何不去观赏那泉水,遇险时能保持冷静。
流水的去向并不为你所知,冷清的水面却始终如一。

注释

  • :你,古人对人的称呼。
  • :何不,表示疑问或劝勉的语气。
  • :观看,观察。
  • :泉水,指清澈的水源。
  • 遇险:遭遇危险。
  • :保持,维持。
  • 流行:流水的流动,流向。
  • 非所知:不为所知,未知。
  • 寒清:寒冷清澈,形容水的状态。
  • 到底:始终,始终如一。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泉”作为自然之象,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心境、智慧和境界。在古代文学中,泉水常象征清纯和智慧的源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希直,号静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方岳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出居十六咏》是方岳在闲游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复杂世事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寒泓一诗特别强调了在遭遇危险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镇定。

诗歌鉴赏

《寒泓》一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在描绘泉水的状态,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首句通过对“泉”的描写,隐喻了人生中的选择与观察,劝诫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像泉水一样,保持冷静的态度,才能在险境中不迷失方向。第二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流动的水并不是人所能掌控的,而“寒清”的状态则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出深邃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方岳用清澈的泉水作为象征,传达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冷静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盍观於泉:诗人用“子”称呼对方,劝其去观察泉水,暗示观察周围的事物可以获得智慧。
  • 遇险维其止: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冷静,象征性地指向内心的安宁。
  • 流行非所知:流水的方向是不可知的,暗示人生的无常。
  • 一寒清到底: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清冷与清澈始终如一。

修辞手法

  • 比喻:泉水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象征:泉水象征智慧、内心的宁静和清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冷静与清晰非常重要。这种内心的状态如同寒冷清澈的泉水,永远不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智慧、清晰与宁静。
  • 寒清:象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 流行: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盍观於泉”中的“子”指的是: A. 你
    B. 我
    C. 他

  2. “流行非所知”表达的意思是: A. 人生的方向是固定的
    B. 人生的无常与不可知
    C. 人生都是明朗的

  3. “寒清到底”中的“寒清”象征: A. 热情
    B. 内心的宁静
    C. 外界的纷扰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方岳的《寒泓》更侧重于内心的清净与智慧的保持,而王维则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方岳生平及其作品集
  • 宋代诗歌研究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假山 寄介甫 江上四首 离高邮答谢朱元弼兼简崔伯易 答满子权兼简衡父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 其四 耒答镈 病中 和洪与权 游江阴寿宁寺 孟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折股为良医 凵字底的字 满口之乎者也 货位 太阳灶 亅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包含骤的词语有哪些 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行相副 水八阵 熊占 面字旁的字 尺寸之地 椎夺 绞丝旁的字 诗礼之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