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57
八声甘州二首 其一 哀济南
作者:顾随
记明湖最好是黄昏,
斜阳射湖东。
正春三二月。
芦芽出水,
燕子迎风。
城外南山似幛,
倒影入湖中。
醉里曾高唱,
声颤星空。
此际伤心南望,
有连天烽火,
特地愁侬。
便梦魂飞去,
难觅旧游踪。
绕湖边血痕点点,
更血花比著暮霞红。
凭谁问者无穷恨。
到几时穷。
在黄昏时分,明湖最为美丽,
夕阳斜射在湖的东边。
正是春天的三月,
芦芽刚刚出水,
燕子迎着风飞来。
城外的南山如同幛帐,
倒影映入湖中。
我曾在醉酒中高歌,
歌声颤动星空。
此时我心中伤感南望,
远处烽火连天,
愁绪特别浓重。
我梦魂飞去,
再也寻不着旧游的踪迹。
绕湖边的血痕点点,
相比之下,鲜血如同暮霞般红。
无人问我无尽的仇恨,
到何时才会结束呢?
作者介绍:顾随,字韵如,号任公,近代著名诗人,曾任教于多所大学,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风景、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明湖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
《八声甘州二首 其一 哀济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词作。诗人以“明湖”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湖面和周围的春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然而,这样的美景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醉里曾高唱,声颤星空”一句,传达了诗人曾经的欢乐与陶醉,但随即转入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此际伤心南望,有连天烽火,特地愁侬”,这一段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战争与动荡时的无奈与悲伤。烽火象征着战乱,使得诗人对曾经无忧无虑的生活感到无比怀念。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梦中飞舞,却再也寻不回旧日游踪的失落感,体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
最后一句“凭谁问者无穷恨。到几时穷。”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怨恨与困惑,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愁苦与无奈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整首词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战争带来的悲痛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愁苦,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湖”主要指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醉里曾高唱,声颤_____ ”(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