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6:52
菩萨蛮·富阳道中
作者:毛滂
春潮曾送离魂去。
春山曾见伤离处。
老去不堪愁。
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
一夜檐前雨。
明日觅春痕。
红疏桃杏村。
春潮曾经把离魂送走,
春山也曾目睹伤心的离别场景。
年老之后,愁苦难忍。
我凭栏观望,水流潺潺。
东风无情,无法留下。
一夜的屋檐下,雨水淋漓。
明天再去寻觅春天的痕迹,
只见桃花和杏花在村中稀疏绽放。
“东风”在古诗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尤其是在《桃花扇》中也有类似的意象。诗中提到的“春潮”、“春山”暗含着春天的生机与离愁,表达了对春天与离别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升,号简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天,诗人或因身处离别的情境,结合春景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对美好春光的眷恋。
《菩萨蛮·富阳道中》通过春潮、春山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全词的情感在于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春天生机的渴望。开头两句通过“送离魂”和“伤离处”,展示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仿佛春天的暖流也无法抚平心中的伤痛。接下来的“老去不堪愁”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年纪渐长带来的无奈与忧愁,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随后“凭阑看水流”则展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但水流无尽,似乎也在提醒着诗人时光的流逝。词的结尾部分“明日觅春痕”与“红疏桃杏村”的描绘,虽是对春天的期待,却也蕴含着难以相聚的失落。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细腻,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离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透过对离别与思念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春潮曾送离魂去”中的“离魂”指的是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梦中人
C. 自然现象
诗中“明日觅春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留恋
C. 对春天的失望
该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