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0:05
问柏台校梦尔何人,凄凉一龛镫。
念当年袖墨,春阴欲乞,夜奏通明。
徙倚江关日暮,最苦是鹃声。
无那苍天死,风雨冥冥。
惆怅几番花落,叹无多生意,谁惜谁矜。
算彊村知己,今日又凋零。
寒林外独寻人去,祗乱鸦斜日下芜城。
相望冷,有蓬山路,隔住银屏。
问柏台上,梦中你是谁?凄凉的灯光映照着空荡的空间。
回想当年,我曾在春天的阴影中,恳求一纸墨迹,夜晚的乐声依然清晰。
倚靠在江边,黄昏时分,最让人心痛的是那悲鸣的杜鹃。
无奈苍天已死,风雨交加,阴沉沉的天际。
感叹几度花落,叹息生命无多,谁来珍惜,谁来怜惜?
即使有知己在乡村,今天也又是一个凋零的日子。
在寒林之外独自寻找去的人,惟有乌鸦在斜阳下,扰乱着荒废的城池。
远远望去,冷冷清清,有通往蓬莱仙境的路,却被银色屏风隔断。
作者介绍:黄咏雩,近代诗人,活跃于20世纪初,作品多以悲凉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识著称。在动荡的年代,他的诗歌常常抒发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面临着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双重煎熬,诗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无奈。
《八声甘州·戊寅》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问柏台的孤独,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怀念。开头的问句既是对梦境的探询,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求。接着,诗人回忆当年的生活,春天的阴影中,他曾渴望书写与表达,这种对往昔的怀念让人感到心痛。尤其是“最苦是鹃声”,杜鹃鸟的悲鸣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与惆怅,仿佛在控诉命运的无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生命短暂,花落无声,知己的凋零让人倍感惆怅。最后一段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寒林中的寻找与乌鸦的啼鸣,增添了孤独的气氛。而“相望冷,有蓬山路”则暗示了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但最终被现实的屏障隔断,令人感到无比失落。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出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反思,形成了诗的核心思想。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蕴含了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共同感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生命思考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鹃声”主要代表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无聊
“寒林外独寻人去”中“寒林”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失落与孤独
C. 丰富的生命
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是?
A. 1920年
B. 1938年
C. 1945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