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7:05
原文展示:
早欲寻名山。期待婚嫁毕。二事虽云已。此外复非一。忽闻龙图至。仍覩荣光溢。副朝首八元。开壤赋千里。冠缨曾弗露。风雨未尝栉。鸣玉响洞门。金蝉映朝日。惭无小人报。徒叨令尹秩。岂忘平生怀。靡盬不遑恤。
白话文翻译:
我早就想隐居名山,等待婚嫁的事情结束。这两件事虽然已经完成,但其他的事情还很多。忽然听说皇帝的诏书到来,仍然看到荣耀的光辉四溢。担任朝廷的重要职务,管理广阔的土地。虽然不曾显露冠冕,但风雨中也不曾停止工作。玉佩在洞门前响动,金蝉在朝阳下闪耀。我感到惭愧,没有小人的报答,只是徒然拥有令尹的职位。怎能忘记平生的抱负,不暇顾及无休止的劳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谢朓、王融等人并称“永明体”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矛盾心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沈约在担任官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早欲寻名山”和“期待婚嫁毕”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而“忽闻龙图至”和“仍覩荣光溢”则描绘了官场的荣耀与责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早欲寻名山”和“期待婚嫁毕”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忽闻龙图至”和“仍覩荣光溢”则描绘了官场的荣耀与责任。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鸣玉响洞门”和“金蝉映朝日”,生动地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喧嚣。同时,诗中的“惭无小人报”和“徒叨令尹秩”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官场与隐逸的不同,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与喧嚣,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无休止劳苦的厌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早欲寻名山”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婚嫁生活 D. 旅行生活 答案:B
“忽闻龙图至”中的“龙图”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诏书 B. 龙的形象 C. 地图 D. 龙的图案 答案:A
诗中“惭无小人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惭愧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B
“徒叨令尹秩”中的“令尹秩”指的是什么? A. 令尹的职位 B. 令尹的俸禄 C. 令尹的权力 D. 令尹的荣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