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10
原文展示: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 沈约 〔南北朝〕 感物而动物靡遂。大羹不和有遗味。非极口腹而行气。节之民心杀攸贵。宁为礼本饔与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感受到外物的影响,万物无法保持不变。即使是最简单的肉汤,不加调料也有其独特的味道。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通过调节气息来达到内心的平和。在民众心中,节制和克制是非常宝贵的。宁愿以礼仪为根本,重视饮食的准备和分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与萧统、萧纲并称“梁代三才”。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风格典雅,内容丰富。这首诗是他在梁朝三朝雅乐歌中的一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仪和节制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梁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对礼仪和节制非常重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对礼仪和节制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简单肉汤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中“大羹不和有遗味”一句,既是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和的向往。诗人认为,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通过调节气息来达到内心的平和,这种节制和克制在民众心中是非常宝贵的。最后,诗人强调以礼仪为根本,重视饮食的准备和分配,体现了对礼仪和节制的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对礼仪和节制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对礼仪和节制的推崇。诗人通过对比简单肉汤和内心平和的追求,强调了节制和克制的重要性,并最终强调以礼仪为根本,重视饮食的准备和分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