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46
章银青挽辞
作者: 黄裳 〔宋代〕
八十六年尽,灶中丹未成。
贰车归去勇,辟谷老来清。
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
扬名尤有子,身后许谁争。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经历了八十六年的生活,却在灶中未能炼成理想中的丹药。即使在归去的路上也显得勇敢,而到了老年却选择了辟谷,以求身心的清净。眼前的水天交融,春露轻柔如情,然而扬名立万的希望似乎只剩下子孙后代,身后又有谁能够争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有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裳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追求的淡然心态。
这首《章银青挽辞》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八十六年的漫长岁月中,诗人虽然经历了许多,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情感在“灶中丹未成”一句中尤为明显。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无情与理想的难以实现。
“贰车归去勇,辟谷老来清”两句,刻画了诗人面对老年的态度,选择不再追求物质的丰盈,而是追求精神的宁静,这种选择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接下来的“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意境,诗人似乎在此刻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生命的柔和与细腻。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后世的思考,“扬名尤有子,身后许谁争”,既有对自己名声的自省,也有对后代的期盼与无奈,最终留下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歌整体浑然一体,既有个人的感情,也有对自然的描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追求、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清净的生活态度,启示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应保持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灶中丹未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理想未能实现
B. 诗人的家庭生活
C. 诗人的财富
D. 诗人的地位
“寂寂水天境”中的“水天”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自然的和谐
C. 时间的流逝
D. 诗人的追求
“身后许谁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后代的失望
B. 对名声的自豪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理想的坚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裳的《章银青挽辞》与杜甫的《登高》均探讨了人生的沉浮与对自然的感悟。杜甫的诗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黄裳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