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27
山阳阻浅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一天走一尺,十天走一丈。难免会感叹停留,幸好没有波浪。
悲风在深夜袭来,原野上远处的树林显得清爽。
青天之下,蟾蜍在行走,枯水之中,妖灵在游荡。
此时在蓬草茅屋下,心中苦闷如同发痒。
抛开这些烦恼,不必再谈论,通达和阻塞就像翻掌一般容易。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淳夫,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以清新、细腻著称。秦观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情感真挚而细腻。
《山阳阻浅》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思潮变革的时代。秦观在此时,经历了个人的波折与政治上的失意,常常借诗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对时局的思考。
《山阳阻浅》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古诗,诗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开篇以“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引入,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诗人感叹生命的停滞,却又庆幸在此过程中没有遭遇波折,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态。
接着,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悲风和清爽的原野,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凄凉的气氛,又有自然的清新。此时,蟾蜍的出现和魍魉的游荡,进一步增强了神秘而又孤独的气息,仿佛在暗示生命中的种种不确定性。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挣扎,心中的“痒”象征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烦恼与焦虑。无论如何,诗人选择放下这些烦恼,认为通达与阻塞皆易如反掌,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与对生活的豁达。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层次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在困境中仍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豁达的态度。
诗中提到“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活的急促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好
D. 旅途的艰辛
诗中“悲风动深夜”的意象有什么作用?
A. 增加诗的悲伤感
B. 增添夜晚的神秘感
C.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D. 强调孤独的感觉
诗中提到“去心剧於痒”是指什么?
A. 心中的烦恼
B. 身体的痛苦
C. 对自然的渴望
D.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