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4:03
木兰花慢 归德访西陂故址
作者:王鹏运 〔清代〕
纬萧图画里,记亲见草堂幽。
甚浴鸭池荒,栖莺柳老,春淡成秋。
汀洲。钓人居处,有平泉树石记中收。
剩得残山一角,冷烟低罥闲愁。
悠悠。往事问沙鸥。
文采宋黄州。
是少日兵戈,承平觞咏,投老菟裘。
扁舟。待盟旧隐,怅暮天无际乱云流。
怕有夷歌夜起,惊心慵听渔讴。
在那幅描绘的萧条景象中,回忆起亲眼见到的幽静草堂。
如今鸭池荒凉,黄莺栖息在老柳树上,春天渐渐变成了秋天。
在汀洲上,钓鱼的人栖息的地方,有平泉流淌,树石在记忆中留存。
只剩下残山的一角,冷烟轻飘,笼罩着无边的愁绪。
悠悠而来,往事向沙鸥询问。
文采曾出自宋代的黄州。
那些年轻时的战斗,品酒吟咏的时光,如今已化作老年的菟裘。
扁舟上,等待旧日的盟约,怅惘于无尽的暮天和翻滚的乱云。
惧怕夜晚传来夷歌,惊扰着我懒散地听着渔歌。
作者介绍:王鹏运,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抒怀见长。《木兰花慢》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往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归德之旅,诗人追寻故址,缅怀往昔,反映了个人对时光流逝和环境变迁的思索。
《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地的眷恋与无奈。诗的开头以“纬萧图画里”引出,给人以幽静而孤寂的感受,草堂的回忆仿佛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哀愁。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鸭池的荒凉和栖莺的老柳,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春天的美好逐渐转化为秋天的萧条,象征着青春的失去。汀洲的描写不仅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剩得残山一角”则进一步强化了孤寂的情感。最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尽的愁绪交织,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深邃而细腻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过往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鸭池”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荒凉
C. 喧闹
D. 宁静
“冷烟低罥”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激昂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A. 怀念与珍惜
B. 忘却与轻视
C. 愤怒与抗拒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