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45
《送崔约秀才》
作者:贾岛 〔唐代〕
归宁仿佛三千里,
月向船窗见几宵。
野鼠独偷高树果,
前山渐见短禾苗。
更深栅锁淮波疾,
苇动风生雨气遥。
重入石头城下寺,
南朝杉老未干燋。
归家路途仿佛有三千里,
几个月夜我在船窗下看见月光。
野鼠独自偷取高树上的果实,
前面的山渐渐显露出短短的禾苗。
夜更深了,栅栏锁住了急流的淮水,
芦苇在风中摇动,雨意渐浓而遥远。
再次走入石头城下的寺庙,
南朝的杉树依旧老去,却没有被烧毁。
作者介绍: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与王维并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诗风清新隽永。他的诗作常融合哲理与自然,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贾岛与崔约的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归乡的思考与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
《送崔约秀才》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归宁仿佛三千里”便勾勒出漫长的归家路,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思乡的情绪。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月光、野鼠和禾苗等自然景物,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尤其在“更深栅锁淮波疾”一句中,夜色的加深与淮水的急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急促而又静谧的氛围。
最后两句“重入石头城下寺,南朝杉老未干燋”则将情感引向深沉,回到寺庙,重温往日的宁静与安详,同时南朝的杉树象征着历经岁月的沧桑,给人以无尽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厚,意象丰富,展现了贾岛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主题围绕离别与思乡,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怀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归宁仿佛三千里”中“仿佛”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南朝杉”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贾岛的《送崔约秀才》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是送别题材,但贾岛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而王勃则以豪放激昂的情感取胜,展现了友谊的广阔与人生的无常。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值得比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