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9
晚来风势歇,又见日临曛。
远岫留霞彩,疏星耿薄云。
波流璧月动,舟过镜天分。
何处危楼上,歌声静夜闻。
傍晚时分,风势逐渐减弱,再次看到夕阳临近地平线。
远方的山峦留住了霞光,稀疏的星星映照在薄云之上。
波光荡漾,明月在水中闪动,船只划过如同镜子般的天空。
在何处的高楼之上,夜晚的歌声静静传来。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晚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刘琏,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游览为题材,常表现出悠闲的心态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舟行之际,怀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灵感与情感的流露。
这首诗以傍晚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首联“晚来风势歇,又见日临曛”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宁静与温柔,风的减弱让人感到一种安逸的气氛。接着,诗人用“远岫留霞彩,疏星耿薄云”描绘了夕阳照耀下的山峦与星空,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遐想。诗中的“波流璧月动,舟过镜天分”则通过水面与天空的映照,展现了舟行时的动感与静谧。最后一句“何处危楼上,歌声静夜闻”更是增添了一种人文气息,仿佛在询问那遥远的歌声来自哪里,令人浮想联翩。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当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明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宁静中感受到的生活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晚来风势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感
B. 宁静
C. 悲哀
诗中“波流璧月动”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动感
B. 静谧
C. 纷繁
诗中提到的“何处危楼上”是在询问什么?
A. 哪里有高楼
B. 歌声来自哪里
C. 夜晚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