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08
代恩平郡王赋董氏园亭
作者: 史浩 〔宋代〕
怪底王生愿卜邻,
岩前有月对颐真。
夜深清影频侵户,
日永虚堂不著尘。
能向个中参妙旨,
却于忙里作閒身。
朝回试解黄金带,
即是毗耶彼上人。
这位王生的愿望何以如此奇特,竟然想要在此处占卜邻居的命运?
在岩前明月照耀下,恰好映照着他的神态。
夜深时,清冷的月影频繁地侵入我的房间,
而白天的阳光照耀在空荡荡的堂前,却没有一丝尘埃。
能够在这其中领悟到深奥的道理,
却反而在忙碌中享受着清闲的生活。
早晨回来的时候试着解开那黄金带,
这正是那位在彼岸的圣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浩,字宗道,号道隐,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董氏园亭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高人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头两句以“怪底”引入,表现出对王生愿望的疑惑,生动地描绘了在岩石前明月照耀下的情景,形成了清新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月影透入室内的情景,和白天阳光洒落在空荡堂前的对比,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能向个中参妙旨,却于忙里作闲身”,这句诗展现了对哲理的思考,虽然生活忙碌,但仍能在其中寻找到深刻的道理。最后两句则引导出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解开黄金带的动作,不仅象征着对财富的超脱,更是对那“毗耶彼上人”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崇尚清闲与哲理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金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情
c) 自然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史浩
诗中提到的“毗耶彼上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人、圣者
c) 文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史浩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均展现出宋代诗人的风采。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