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丁端叔菊花》

时间: 2025-04-30 22:08:37

诗句

忽忽还重九,匆匆又岁华。

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8:37

原文展示:

忽忽还重九,匆匆又岁华。
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

白话文翻译:

转眼间又到了重阳节,匆匆之间又一年过去了。何不把自己渐渐变白的头发,留着来插上黄菊花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匆匆忙忙的样子。
  • 重九: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 岁华:指岁月的变化,时间的流逝。
  • 白发:指老年人的头发,象征衰老。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有插菊花的习俗,象征长寿和吉祥。

典故解析: 重阳节又称“重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寓意长寿,习俗包括登高和插菊花。插菊花的习俗源于《诗经》中的“菊之芳香”,象征着高洁与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与陆游、杨时、范成大等人齐名。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格调高雅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借节日之际感叹岁月流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与态度。诗中蕴含着对衰老的接受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和丁端叔菊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开篇“忽忽还重九,匆匆又岁华”,简洁明了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仿佛在提醒读者,光阴似箭,转瞬即逝。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人通过这一节日,反思了自己的人生。

接下来的“不妨将白发,剩与插黄花”,则是一种幽默而深刻的自嘲。白发象征着衰老,而插菊花则是重阳节的习俗,寓意着面对衰老,诗人选择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插上黄花不仅仅是对节日的庆祝,也是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情简意赅,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使得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忽还重九:表达了时光飞逝,重阳节又到了。
  2. 匆匆又岁华:强调岁月的匆忙与流逝。
  3. 不妨将白发:提出了一个应对衰老的建议。
  4. 剩与插黄花:表达了接受衰老,庆祝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忽忽”与“匆匆”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白发比喻衰老,黄花比喻生命的延续。
  • 反问:通过“何不”,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接受衰老、珍惜生命,通过重阳节的习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着团聚与长寿。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无奈。
  • 黄花: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什么时候? A. 农历八月初八
    B. 农历九月初九
    C. 农历十月初十
    D. 农历七月初七

  2.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A. 玫瑰
    B. 菊花
    C. 茉莉
    D. 牡丹

  3. 诗人对衰老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接受并乐观
    C. 忽略
    D. 逃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登高》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和丁端叔菊花》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陆游的诗更为忧伤,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忧虑;而杨万里的诗则显得更加乐观,充满了生活的热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

通过以上解析与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丁端叔菊花》的情感与哲理,感受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桃源 焦山望松寥山 赠别从甥高五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古风其五十一 望夫石 南陵别儿童入京 酬谈少府 庭前晚花开 观放白鹰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的 颠倒错乱 中子 追欢买笑 欠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包含名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为开头的成语 无计所奈 貂狗相属 巧作名目 舟字旁的字 旅雁 自字旁的字 穷兵黩武 一马不跨双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