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39
长亭怨慢 酒醒见月
作者: 刘蘅 〔近代〕
甚吹湿香边云髻。
一枕寒光,月明如水。
院静杯空,为谁前夕尽情醉。
试扶残梦,人犹在惺忪里。
镜影压阑干,恨不照罗衣双倚。
独自听啼鸦隔树,也被寺钟催起。
凄清风露,都忘却翠樽花底。
问褪了两颊轻红,剩多少春酲情味。
料此际天涯,端合凝愁无寐。
在微风轻拂下,香气湿润,发髻轻盈。
我在月光如水的宁静夜晚,独自躺在枕头上。
院子里静悄悄的,杯子空空的,前夕的醉意究竟是为谁而尽?
我试着扶起残梦,依旧在朦胧中。
镜中的影子压着栏杆,恨不能照见我那双倚靠的罗衣。
独自听着隔树而来的乌鸦啼叫,寺钟也催促着我醒来。
凄清的风和露水,都让我忘却了那翠樽花底的欢愉。
问问自己,脸颊上的两抹轻红,剩下多少春酣的情味?
想必此时此刻,天涯海角,正好让我凝愁无眠。
刘蘅,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精通诗词,作品多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擅长描写孤独与思乡的主题。
《长亭怨慢 酒醒见月》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经历了酒后的清醒,面对月光与孤独,勾起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面对孤独与情感的挣扎,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这首《长亭怨慢 酒醒见月》以酒后醒来的孤寂为主题,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开篇的“甚吹湿香边云髻”便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仿佛微风中流淌着淡淡的香气,令人感到温柔与宁静。接下来的“月明如水”则用清冷的月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忧伤的画面。
诗中“院静杯空,为谁前夕尽情醉”一句,表达了对往日欢愉的追忆与对当下孤寂的反思。酒杯的空虚象征着失去的欢乐,而“试扶残梦,人犹在惺忪里”则让人感受到那种从梦中醒来时的迷茫与无奈。
全诗通过对镜影、啼鸦、寺钟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展现了夜的凄凉与无助。最后两句“问褪了两颊轻红,剩多少春酲情味”不仅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拷问,也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流露出对过往的依恋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既有个人的孤独感,又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反映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往日欢乐的追忆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描绘,展现了对青春、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缅怀。
诗中“月明如水”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通过“独自听啼鸦隔树”来表现什么主题?
“问褪了两颊轻红”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