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6:34
姑苏平野入黄池,烟树重重绿涨迷。
肆列门前喧坌俗,稻临屋背尽幽棲。
路长车马南还北,水远帆樯东复西。
小寺江心间击缆,周回看尽柳盈堤。
姑苏的平原延伸到黄池,烟雾缭绕的树木层层叠叠,绿色的景象让人迷失。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喧闹的市声打破了宁静,稻谷在房屋后面静静生长,显得格外幽静。
道路漫长,车马穿行于南北之间,远处的水面上,船帆在东西方向来回移动。
小寺庙坐落在江心,橹声轻轻击打着缆绳,四周环顾尽是柳树在堤岸上摇曳。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江南风土人情,语言清新,情感细腻。
《咏黄池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和自然风光的融合,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热爱与珍惜。
《咏黄池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姑苏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气息。开篇便描绘了宽广的平野与烟雾缭绕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离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诗中的“肆列门前喧坌俗”,则揭示了市井的繁华与喧嚣,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描述了路途的长短与车马的往来,暗示着人与自然的互动,交通的繁忙也体现了经济的活跃。最后一句“小寺江心间击缆”,则将视角转向江心的小寺庙,静谧的环境与周围摇曳的柳树形成了和谐的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有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气息与自然美感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展现了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
诗中提到的“黄池”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苏州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肆列门前喧坌俗”中的“肆列”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商铺排列
C. 交通情况
诗中描绘的船帆方向是?
A. 南北
B. 东西
C. 四面八方
答案: 1. B 2. B 3. B
以上内容为《咏黄池诗》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刻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