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徐毅斋为东翔侄改字为存子》

时间: 2025-04-26 02:21:32

诗句

心酬万事好深惟,来不须迎去莫随。

天理面前还他细,梦醒休似梦酣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1:32

原文展示

徐毅斋为东翔侄改字为存子
心酬万事好深惟,
来不须迎去莫随。
天理面前还他细,
梦醒休似梦酣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处世哲学的思考。诗中指出,心中应当酬对万事,深切思考,而不是盲目迎接或追随。面对自然法则,应该保持细致的态度。梦醒之后,不要再沉迷于如梦似幻的美好时光。

注释

  • 心酬:心中回应、报答的意思,指对万事的思考和回应。
  • 万事好深惟:万事中深思熟虑的意思。
  • 来不须迎去莫随:来的人不必迎接,去的人也不必追随,强调一种从容和淡定的态度。
  • 天理:自然法则,指宇宙间的道理。
  • 梦醒:醒来后的状态,暗指现实。
  • 似梦酣时:如同沉醉在梦中的状态,用以形容一种美好而虚幻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哲理见长,强调对自然和人性深刻的理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对生活深思熟虑之际,可能源于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及对家族后辈的教诲,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理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法则的思考。开篇的“心酬万事好深惟”引导读者关注内心的感受,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时,诗人提倡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既不需要迎接来者,也不必追随离者,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接下来的“天理面前还他细”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复杂性时,保持细致和理智。最后两句以“梦醒休似梦酣时”结尾,带有一种哲理的感叹,提醒人们在梦幻与现实之间要保持清醒,珍惜当下。整首诗通篇流露出一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和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酬万事好深惟:强调内心对万事的回应和深思的重要性。
  2. 来不须迎去莫随:倡导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既不迎接来者,也不追随离者。
  3. 天理面前还他细:面对自然法则,要保持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4. 梦醒休似梦酣时:提醒人们要在清醒时面对现实,不要沉迷于虚幻的美好时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表现出虚幻与现实的对比。
  • 对仗:如“来不须迎,去莫随”,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一种理智、从容的生活态度,强调对内心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呼唤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

意象分析

  • :象征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 天理:象征自然法则和宇宙的真理。
  • :象征虚幻的美好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A) 提倡迎接来者
    • B) 强调内心的思考和淡然的态度
    • C) 追随潮流
  2. “梦醒休似梦酣时”中“梦”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虚幻的美好
    • C) 未来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阳枋与苏轼在处理人生哲学的方式上有相似之处,阳枋的作品更为内敛,而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塞曲 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博开头的成语 匸字旁的字 凤凰在笯 包含示的成语 艸字旁的字 法不责众 疾结尾的成语 问鼎中原 陋宇 人区 日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无昼无夜 茹恨 包字头的字 目染耳濡 空城计 轨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