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2:09
千秋岁引·庚辰,一九四○年。次六禾韵,用荆公体
作者: 黄咏雩
梦觉残柯,鼾回病榻,一寸微阳眼都涩。
鲲鹏水翻海运远,蛟龙气带江云湿。
峭风惊,怒涛咽,共歍唈。
君看钵昙开又霎。君看豆萁煎方急。
帝释兵尘藕根入。
流莺比邻空自语,狂花付水何人拾。
暮禽归,旧巢破,将焉集。
在梦醒时分,残留的梦境中,鼾声回荡在病榻之上,微弱的阳光让我的眼睛感到涩痛。
鲲鹏在水面上翻腾,远航海上,蛟龙的气息带来了湿润的江云。
凛冽的风让人惊惧,怒涛吞咽着一切,似乎在咆哮。
你看那钵昙花又开了一阵;你看那豆萁煮得急促。
帝释的战尘已经深入藕根。
流莺在邻近空中自言自语,狂花随水漂流,谁来捡拾?
黄昏中的鸟儿归来,旧巢已破,何处归集?
作者介绍:
黄咏雩(本名黄文辉),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以其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反映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病榻中感受到外界的狂风巨浪,隐喻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梦觉残柯”暗示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转入病榻的孤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鲲鹏与蛟龙的意象,虽然展现出壮阔的自然,但也与“怒涛咽”的恐怖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无力感。
诗中“君看钵昙开又霎,君看豆萁煎方急”两句,充满了生活的细腻与紧迫感,似乎在描绘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尤其是“帝释兵尘藕根入”,揭示了战争对生活的深刻影响,甚至连自然的安宁也被打破。
最后,诗人在黄昏的意象中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归宿感,鸟儿归来的意象与“旧巢破”的现实形成对比,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代变迁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鲲鹏”象征什么?
A. 自由与远大志向
B. 孤独与无奈
C. 战争的残酷
“旧巢破”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变迁
B. 战争的影响
C. 自然的破坏
诗的创作背景在哪一年?
A. 1935年
B. 1940年
C. 1945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黄咏雩的诗更显细腻与沉思;李白的诗常用壮丽的自然景象表现情感,而黄咏雩则通过病榻与梦境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