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引 除夕》

时间: 2025-05-09 00:33:01

诗句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

闻说笙歌归院落。

闻说画堂垂绣幕。

爆竹声声总萧索。

浮踪滞留残蜡后,音书悔订春前约。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01

原文展示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
闻说笙歌归院落,闻说画堂垂绣幕。
爆竹声声总萧索,浮踪滞留残蜡后。
音书悔订春前约,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白话文翻译

在客栈里,东风吹来,高城的夜晚角落里,千家万户的灯火都已关上。
谁将美好的景物装扮得如此动人,却偏偏遗忘了旅人的寒冷与孤单,就像去年一样。
吟唱着椒篇,饮着屠苏酒,却成了错误的选择。
听说笙歌已经回荡在院落里,听说画堂上垂下了绣幕。
然而爆竹声声,却显得格外萧索。
漂泊的身影滞留在残蜡之后,音信相悔,春天前的约定也无法兑现。
在梦中,在枕边,切莫忘却曾经的约定。

注释

  • 旅况:旅客的处境,指在外游子所遭遇的艰难境遇。
  • 屠苏酒:一种传统的春节饮品,象征着辞旧迎新。
  • 椒篇:指《椒房之颂》,属于古代的祝酒词。
  • 音书:音信、来信。
  • 爆竹声声:指春节时放鞭炮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椒房之颂:出自于《诗经》,常用来祝贺节日,预示着吉祥。
  • 屠苏酒:古有饮屠苏酒以驱邪迎福的习俗,意在辞旧迎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详尽记载,主要以其诗词作品流传后世。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富有生活气息,常常蕴含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除夕,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新年的期盼,反映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千秋岁引 除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的宁静与热闹之间的对比。诗的开头以“客舍东风”引入,刻画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场景,烘托出旅人心中的孤寂。随着“灯火千家闭楼阁”的描绘,展现了万家灯火的景象,却又在此时显得格外冷清,暗示了诗人对家的思念。

接下来的“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则将个人情感与节日气氛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感伤。诗人在描写节日欢庆时,提及“颂椒篇,屠苏酒”,象征着对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但随之而来的“成差错”却暗示了对过去的无奈与失落。

“闻说笙歌归院落,闻说画堂垂绣幕”,描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然而“爆竹声声总萧索”又反转了这一氛围,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诗人以“音书悔订春前约”结束,强调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回忆的眷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归家心切的游子在除夕夜的复杂心情,使得此词在喜庆之中透出几分哀愁,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舍东风: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在这里却显得冷清。
  • 高城夜角:高城暗示着离家远,夜角则让人感觉孤独。
  • 灯火千家闭楼阁:万家灯火的景象,却是关门闭户,显得宁静而冷清。
  •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感叹节日的欢庆与自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颂椒篇,屠苏酒:提到节日的传统,表达了对新年的祝愿。
  • 成差错:虽有祝愿,但却与内心的孤寂相冲突。
  • 闻说笙歌归院落:描述节日的热闹景象。
  • 闻说画堂垂绣幕:描绘节日装饰的美丽,增添了喜庆气氛。
  • 爆竹声声总萧索:即使是热闹的爆竹声,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
  • 浮踪滞留残蜡后:暗示了诗人的漂泊与时间的流逝。
  • 音书悔订春前约:表达对未来约定的无奈与失落。
  •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用梦与枕边的意象提醒自己不忘曾经的约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颂椒篇,屠苏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节日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形成对比,突出情感的张力。
  • 意象:东风、灯火、爆竹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对比,传达了游子在节日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包含希望与温暖。
  • 灯火:代表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 屠苏酒:象征着春节的传统与祝福。
  • 爆竹:代表节日的热闹,但在这里反而显得孤寂。
  • :象征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秋岁引 除夕》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梁清标
    • D. 白居易
  2. “颂椒篇,屠苏酒”中的“屠苏酒”象征什么?

    • A. 祝贺节日
    • B. 迎接新年
    • C. 驱邪避灾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爆竹声声总萧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庆
    • B. 孤独
    • C. 忧伤
    • D. 无奈

答案:1.C 2.D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情感,但更为直接与清晰,而《千秋岁引 除夕》则更为细腻与含蓄。
  • 《春望》:展现了战乱中的思乡情绪,与《千秋岁引 除夕》的节日孤独形成对比,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游子心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兴得七绝句 其三 清平乐 七夕口占 浣溪沙 其三 小游仙 为陈封翁八十寿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樟树舟中 偈颂一百零一首 西山 读韦庄浣花集戏题二诗 其二 谢江西旧同寅寄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功一体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走笔成文 跳水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癶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樟柳神 雨字头的字 千人一状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和洽 荷枪实弹 羊字旁的字 闳中肆外 包含混的词语有哪些 春华秋实 窳曲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