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公无渡河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7-31 09:07:51

诗句

公无渡河,大河扬波。

长鲸如山,鬐鬣嵯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7:51

原文展示

公无渡河,大河扬波。长鲸如山,鬐鬣嵯峨。

白话文翻译

不要渡过河去,大河波涛汹涌。那长长的鲸鱼就像高山一样,背上的鬐鬣耸立。

注释

  • 公无渡河:这是对“公”的一种劝诫,意为“你不要渡过这条河”。
  • 大河扬波:形容大河的波涛汹涌,非常危险。
  • 长鲸如山:长鲸是指非常巨大的鲸鱼,形容它的体型庞大,像山一样高耸。
  • 鬐鬣嵯峨:鬐鬣指的是鲸鱼背上的鬣毛,嵯峨形容高耸而险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公无渡河”的劝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与对生命安全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1-1602),字仲明,号云峰,明代文学家、诗人、文论家。他在诗歌、散文、文论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其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公无渡河三首》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中通过劝诫,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公无渡河三首 其一》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关切。开头的“公无渡河”直接点明了主题,劝诫人们不要轻易挑战大自然的威力。接下来的“大河扬波”描绘出了一幅波涛汹涌的画面,使人感受到河水的危险与不可预测。诗中“长鲸如山”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展示了鲸鱼的巨大身躯,也暗示了自然中力量的强大。最后一句“鬐鬣嵯峨”,则通过对鲸鱼鬣毛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的生动形象的表现。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劝诫,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无渡河:提醒“公”不要冒险渡河,直接传达出对安全的重视。
  2. 大河扬波:描述河水湍急,暗示潜在的风险。
  3. 长鲸如山:用鲸鱼的巨大形象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不可小觑。
  4. 鬐鬣嵯峨:细致描绘鲸鱼的外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鲸鱼比作山,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整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生命的珍重,劝诫人们在面对自然时要保持谨慎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河: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确定性。
  • 鲸鱼:代表自然界的巨大生物,象征力量与威严。
  • 鬐鬣:细节描绘,增加了生动性和真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劝诫“公”不要做什么?

    • A. 渡河
    • B. 上山
    • C. 游泳
  2. 诗中提到的“长鲸”比作什么?

    • A. 高山
    • B. 大海
    • C. 河流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爱情
    • B. 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珍重
    • C. 战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公无渡河》更侧重于对生命安全的关注,而《登高》则更倾向于抒发孤独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胡应麟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同王公佩和老杜韵 其二 铃斋 谢杜合州送酒 和陈舜弼中秋有感三首 和向文叔见寄 茶岭 舟中见月 假守蓬州视事二十日以台章罢黜行至温汤作此 绍兴六年十月六日同信可舜弼进道谒隐甫值渠 张公升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良玉不雕 寸字旁的字 开门揖盗 安然如故 再熏 浇弊 遗钿坠舄 身字旁的字 钢精 不平则鸣 田字旁的字 盘倒 灵休 动结尾的成语 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