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57
公无渡河
作者:李龏 〔宋代〕
屈平沉湘不足慕,
公无渡河兮公苦渡。
行搔短发提壶浆,
玉白兰芳不相顾。
惊波不在黤黮间,
颜色错漠生风烟。
其下无底旁无边,
何用将身自弃捐。
屈原沉于湘水,虽然令人怀慕,但你何必渡河呢?你在苦苦渡水,行动间搔动短发,提着水壶。美丽的花香并不相互顾盼。波涛汹涌,不在黑暗的水域中,颜色和气息错落,生出风烟。河水下无底,旁边没有尽头,何必将自己的身躯自我放弃呢?
李龏,字子昊,宋代诗人,作品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反映出当时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奈。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李龏通过对屈原的吟咏,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讨。
《公无渡河》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开篇用屈原的故事引入,直指人心的脆弱与对理想的追求。屈原沉江自尽,虽令人惋惜,但诗人劝诫他人不必追随这种极端的做法。诗中“公无渡河兮公苦渡”一句,直抒其怀,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无奈与痛苦。
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该诗的艺术魅力,诗人用“行搔短发提壶浆”生动描绘了人物的愁苦状态,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沉重与无助。对于美好事物的描写“玉白兰芳不相顾”,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往往忽视了周围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波涛的描绘,隐喻生命的深不可测,最终以“何用将身自弃捐”作结,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理想的反思。它不仅是对屈原的悼念,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令人思考。
整首诗围绕生命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无奈,表达了对屈原的惋惜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不要轻易放弃。
屈原自尽的河流是?
A. 长江
B. 黄河
C. 湘江
D. 淮河
诗中提到的“公无渡河”是什么意思?
A. 劝人渡河
B. 劝人不要冒险
C. 赞美渡河
D. 描述河流情况
“颜色错漠生风烟”中的“颜色”主要指?
A. 水的颜色
B. 人的情感
C. 生命的复杂
D. 花草的颜色
答案: 1.C 2.B 3.C